【編者按】從10月18日到11月2日,為期17天的首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已進行了大半,今日行至寧波。來自兩岸媒體的記者組成的聯(lián)合報道團,以北京為起點,已經依次采訪了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從經濟、科技、文化、民生等多角度立體報道大陸改革開放40年的發(fā)展成就,講述兩岸同胞在改革開放大潮中風雨同舟、砥礪前行的精彩故事,展示兩岸同胞融合發(fā)展的碩果和美好前景。此次活動,走過的地域之廣,采訪的人物內容之多,報道手段之豐富,相信各位網友已經通過中國臺灣網的專題報道有了充分的了解?;顒舆€在繼續(xù),精彩還在繼續(xù)。對于聯(lián)合采訪團的兩岸記者們來說,這是一次體力與智力的綜合大考驗。就兩岸關系發(fā)展的進程來說,他們見證著并書寫著歷史。他們在追溯歷史,展望未來;他們在參與歷史,記錄輝煌。加油,同行!為你們點贊!

兩岸新媒體人合影。(中國臺灣網 陳佳慧 攝)
這次的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讓我體會到了什么是媒體人的對賭。
歷時17天,很多人像我一樣,是全程跟的。天天跟打了雞血一樣,都在跟時間賽跑,跟新聞賽跑。半夜兩點,晃著腦袋、揉著肩膀,碼著字、編輯著視頻。也許是我速度慢,不知道別人是否也有同感。
我的微信,平時就是閑聊天、布置工作,彈出最多消息的只有訂閱號,也跟朋友吹吹牛,調侃幾個熱門話題。可現(xiàn)在活動的行程過半,我只盯著一個群在看,就是為我們活動而成的微信群,活動行程、采訪地點、采訪數據、幾點集合發(fā)車、各種通知,還有數不盡的新聞分享(別人家媒體發(fā)稿的速度比我快到飛起來?。┯袝r候,自己寫好的新聞只能默默的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里面(資歷淺文章碼字不過關 最怕嘲笑)。朋友圈么,都還是善良的,好朋友說爛,心里也不至于多害臊。
視頻、直播、航拍、文字直播、微博互動,別人家的媒體們什么都用上了,而我只能怪自己年紀太小,見過的世面太少。視頻我也發(fā),但是剪輯的太少(別人家媒體 把夜游上海都拍出文藝宣傳片了【今日新聞 夜上?!浚晃淖治乙矊?,可是快、準、狠哪個都沒(看看那篇【離開網絡的日子】 要命哦~)。說心里話,真想放棄。微博,一個八百年不用的我,現(xiàn)在也逼著自己發(fā),流量是快,心里還是有點小安慰。頭條、一點信息也轉發(fā),每天有時一篇稿子復制三遍。同行的媒體,更是這樣,真的感嘆,我這幾天都跟什么人在一起?。∫蝗函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