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wǎng)8月11日電 針對金門副縣長吳成典提出以金門做為從“金廈雙子城”過渡為“一國兩制”試點的構(gòu)想,9日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表示,“也不是不可以!”“全在民進黨當局的一念之間”。近年來,針對金廈試行“一國兩制”等相關(guān)看法,金門當?shù)鼐用衿毡檎J為,如果在金門實行“一國兩制”,金門肯定是邁向“兩岸一家親”的起點。

洪秀柱喊話民進黨要“留下好的記錄”(臺媒)
洪秀柱:民進黨需打開心結(jié)才能留有好記錄
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10日消息,洪秀柱9日跨海替縣長參選人楊鎮(zhèn)浯拉抬聲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洪秀柱表示,她曾說過兩岸不分裂,就是不搞“臺獨”,而大陸曾表態(tài)尊重臺澎金馬人民的生活制度和習慣。至于讓金門先行先試,作為“一國兩制”試點也不是不可以的事。
她強調(diào),蔡英文一天到晚說“點亮臺灣”,完全忘掉金馬,面對這樣棄金門于不顧的領(lǐng)導人,期盼楊鎮(zhèn)浯在年底選戰(zhàn)為金門爭一口氣,也為國民黨爭一口氣。她表示,如果民進黨當局能打開心結(jié),“一念之間”就可以在歷史上留下一個非常好的記錄,兩岸也可以和諧相處,往一個大開大合,更好的境界邁進。洪秀柱指出,臺灣現(xiàn)行憲制性規(guī)定明定大陸跟臺澎金馬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另在“兩岸人民關(guān)系條例”中,大陸和臺澎金馬都屬于一個中國,“兩岸一家親,兩岸一家人”求同化異達到互補,互助的目標。
楊鎮(zhèn)浯也表示,對大多數(shù)的金門鄉(xiāng)親來說,“金廈共同生活圈”早已形成,鄉(xiāng)親在意的并不是用哪種“名義”與大陸共同發(fā)展,而是兩岸能和平,穩(wěn)定的走下去,更重要的是金門要成為兩岸的橋梁,借力兩岸讓金門走向更寬廣的路,不要讓金門再一次成為兩岸的沖突點。

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 (圖:港媒)
金門副縣長:打造成雙子城從“一國兩制”開始
據(jù)《中評社》早前報道,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8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希望將金門與廈門打造成雙子城,甚至“一國兩制”都可以在這里進行。吳成典表示,他的理念是將金門、廈門打造成雙子城,雙子城就是互相交流,“‘一國兩制’很好啊,‘一國兩制’就從這開始做啊。”
他說,金門廈門的面積大小差不多,不過廈門比金門繁榮很多,兩岸攜手合作不是大小的問題,互通的過程中,兩岸互相了解,互相發(fā)展,這都是好事。當然每個人立場不同,考量不同,但大部分的金門人是這樣想的。
吳成典指出,雙子城就是一個生活圈,這樣的模式絕對可行,也不必稱雙子城為特區(qū)。“這雙子城弄好,是中國的驕傲”,100年之后,我們的后代會驚呼中國有雙子城,當年原本不往來,后來變得很要好,彼此之間有形、無形的條件,都可以互補。
對金門人而言,“一國兩制”并非陌生議題,吳成典也不是第一個喊出“一國兩制”的金門縣官員。早在2006年,時任金門縣長李炷烽就在金門縣議會上,以《21世紀新臺灣的出路,金門作為‘一國兩制’試驗區(qū)之芻議》為題做報告,首次提出將金門建成“一國兩制”試驗區(qū)的設(shè)想。當時,作為金門縣選出的“立法委員”,吳成典對李炷烽表示支持,認為“這一天越來越近了”、“現(xiàn)在只要兩岸在政策的優(yōu)惠和做法上面能有更大的彈性,金門就會是‘一國兩制’一個很重要的舞臺 。”

“金廈共同生活圈”早已成形(臺媒)
金門民眾:試行“一國兩制” 給金門一個機會
近年來,隨著“金廈共同生活圈”的成形,金門當?shù)鼐用衿毡檎J為金廈試行“一國兩制”是恰當?shù)倪x擇。他們表示,如果兩岸都用前瞻眼光、包容態(tài)度看待這個議題,金門肯定是邁向“兩岸一家親”的起點。
金寧鄉(xiāng)“金西小站”民宿主人成麗容表示,“金廈共同生活圈”早就成形,對岸居民全家大小跨海1、2日游,“來金門像走自家廚房一樣”;她經(jīng)營的民宿住房8成以上是大陸游客,很多人都說金門生活步調(diào)悠閑,“三通”上岸就有回家的愉悅感。成麗容認為,兩岸居民走過烽火歲月,如今能開心來來去去,若能透過試行試辦“一國兩制”,相信“金廈共同生活圈”可更深化落實,進而啟動“兩岸新時代”。
擔任職業(yè)貨車駕駛的珠山村民薛永妥也表示,金廈試行“一國兩制”絕對可行,因為兩岸統(tǒng)一是大趨勢和無可回避的事,與其未來被大陸“武統(tǒng)”,不如看大陸能推出什么惠金政策和實質(zhì)建設(shè),讓金門成為兩岸合而為一具檢驗性質(zhì)的實驗區(qū),就像從金馬“三通”走向兩岸 “三通”一樣。薛永妥強調(diào),和平是兩岸往來最好的手段和終極目標,希望兩岸都能拿出智慧看待在金廈試行“一國兩制”的議題,給金門一個機會,也給臺灣一個機會。
經(jīng)常往來兩岸的陶藝家王明宗也認為,中國人說“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兩岸走向大融合是必然趨勢,過去“金門廈門門對門、大炮小炮炮打炮”的時代,如今不能再走回頭路了。老百姓要的是安穩(wěn)日子,金廈試行“一國兩制”絕對可做,若真能付諸實施,建設(shè)落后廈門一大截的金門,就有改變機會。(海外網(wǎng) 侯興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