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門人終于喝到等了20年的大陸水。(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兩岸通水走了23年,工程的實施可望解決金門長年水資源匱乏問題。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這項被金門縣府定位為“希望工程”的兩岸重大建設(shè),供水系統(tǒng)設(shè)計規(guī)模為每日3.4萬噸,未來可擴充到每日5.5萬噸。工程由晉江龍湖取水泵站、陸地輸水管道和跨海輸水管道三部分組成,線路總長27.7公里,總投資3.88億元人民幣(約19億臺幣),水費按9.86元新臺幣/噸計價。
“兩岸通水歷時23年,不僅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更是金門鄉(xiāng)親的期待”,據(jù)臺灣“東森新聞云”報道,金門縣長陳福海表示,拍板通水儀式的初衷就是以民生為念,不能泛政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