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客團減少導致旅游車停車場異常冷清(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大陸游客赴臺觀光人數(shù)大幅縮減,導致島內(nèi)許多旅行社、店家叫苦連天,更可能迎來倒閉潮。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鄭師誠說,雖然觀光客人頭湊數(shù),但“觀光財”還是減少。被問到陸客會不會回到巔峰?鄭則表示,目前看來只有“換黨執(zhí)政”才能回到當初的榮景。
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19日報道,蔡當局上臺,兩岸關(guān)系不佳,陸客赴臺連續(xù)兩年負成長。2015年赴臺陸客為414萬人次,是歷年最高,2016年降到351萬人次,2017年再減到273萬人次,今年恐再減少。曾有購物店業(yè)者表示,陸客團是入境旅客消費主力,總消費額近幾年來都占各地旅客之冠,從2015年最多時約150家購物店,目前已減少至50家左右,若陸客團再減,店家關(guān)門和裁員可能很難避免。
對此,鄭師誠在大陸一檔電視節(jié)目中表示,蔡當英文局“執(zhí)政”以后,兩岸不但沒有“維持現(xiàn)狀”,還一直倒退,蔡當局又一直對臺灣人民說謊,宣稱觀光客沒減少,比過去還多。不過,鄭師誠就認為,兩者消費習慣完全不一樣。他表示,蔡當局補助東南亞觀光客,但這些觀光客在臺灣的消費幾乎是大陸客的一半都不到甚至更少,他說臺灣觀光財2017比2016少了1000多億臺幣。
鄭師誠又表示,蔡當局沒有“九二共識”,不承認大陸跟臺灣的實際況狀,一直在走鋼絲,導致陸客自發(fā)自愿不來。觀光客雖然用人頭湊人數(shù),但“觀光財”越來越少。除非蔡英文承認“九二共識”,臺灣觀光業(yè)才有可能重回高峰。但蔡英文目前應(yīng)該沒辦法講這些話,“陸客會不會回到當初榮景?看來只有‘換黨執(zhí)政’試試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