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jù)臺灣《ETtoday新聞云》2日報道,一名來自浙江省、目前就讀臺灣世新大學的女大學生接受該媒體采訪時表示,一開始來臺灣覺得很棒,但生活一段時間后有些失望,像是無法打工領薪水、健保要自愿購買,住宿也只能住離校較遠的第三宿舍,有種“被排斥在外”的感覺。
“臺灣對中國文化或傳統(tǒng)保留比較多,在某些部分也比較先進,還有語言部分也比較好融入、溝通。”談到當初來臺動機時,她說,4年前參加報考介紹會,發(fā)現(xiàn)用高考成績就能報考臺灣學校,與家人討論才會做此決定。據(jù)報道,被問到赴臺讀書是風氣嗎,她笑說,應該不是,“我們那一屆有1000人左右,只有10人過來。”
聊到未來規(guī)劃,這名女生指出,臺灣學歷等同在國外留學的學歷,只要將相關資料填上“教育部”就能夠認證,會拿到一份資格證明,再加上世新大學在大陸知名度還算高,所以回大陸是有用的。她畢業(yè)后決定回去考研究所,從家鄉(xiāng)浙江搭高鐵到上海也只需要20分鐘,工作上很方便。
該報道指出,陸生在臺灣生活中還是遇到許多不方便,像是讀書時不能打工、兼職,畢業(yè)后除非結婚,不然也無法留下來工作,如果被查到會被立刻遣返回大陸。她感嘆,“很多臺灣人都不了解這些規(guī)定”,每學期都要繳交5000至6000元(新臺幣,下同)的健保代墊費,每天看病限額最高1000元,可以填表回學校報銷。
她以自身為例指出,學校有第一、第二宿舍,離校距離較近,但只提供給臺生和僑生,陸生只能住在比較偏遠的第三宿舍,有種“被排除在外”的感覺。對于未來規(guī)劃,她身邊大部分的同學都是選擇到美國、英國、澳洲念研究所,也有人選擇回大陸,留在臺灣的偏少數(shù)。
報道援引一份數(shù)據(jù)說,大陸赴臺就讀學士生名額從2016年2136個名額,減為2017年1000個名額,再減為現(xiàn)今的800個名額,今年更首度設下對大陸只有8個省市招生名額。臺灣“陸生聯(lián)招會”5月底發(fā)布陸生招生簡章,限制可以來臺就讀的8個省市,必須各自設立招生名額,包含北京27人、上海55人、江蘇38人、浙江282人、福建226人、廣東61人、湖北30人、遼寧81人,合計8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