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移動支付”+“臺灣”
談到著急,其實在大巴上,同學們就對路邊停放的共享單車很感興趣,急著想體驗一下。當然與“共享單車”同為大陸“新四大發(fā)明”的“移動支付”也不遑多讓。但遺憾的是受北京寒冷的天氣和行程所限,此行的團員們并沒有機會實際騎上小黃車,也沒有體驗到掃碼付款。所幸的是,此行參觀的騰訊、京東等都是引領時下熱門的移動互聯(lián)網產業(yè)發(fā)展的企業(yè),臺灣青年們也借此機會與相關產業(yè)的從業(yè)者能夠有機會深入交流。

騰訊和阿里巴巴引領的移動支付是臺灣同學最感興趣的問題之一。(中國臺灣網 齊昕 攝)
在趕赴騰訊參觀之前,同學們也分別就兩岸支付方式的不同展開了自己的思考。賴俐伶認為造成大陸盛行移動支付而臺灣還在堅持信用卡的原因是文化差異:“微信的支付功能,合并了很多民生的需求,確實給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帶來了方便,但臺灣社交軟件功能就相對比較單一。就我自己的感覺來說,我覺得可能對大陸人民來說,整合起諸多功能會比較方便。但是對臺灣民眾來說,會覺得分開不同的功能可跟好的保護用戶隱私。”
除了文化差異,用戶習慣也是移動支付在臺灣普及過程中面臨的阻力之一。“在臺灣,信用卡本來就已經很盛行了,而且從實際使用場景來說掏出信用卡跟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支付,其實兩者沒有太大差異。在大陸不帶錢包的確是很好的體驗,但也是因為大陸從現(xiàn)金支付跨越了信用卡支付,直接到手機支付??墒窃谂_灣,我們也會有自己的擔憂,像是比較年長的人會擔心在使用手機支付的同時是否會造成一些隱私外流的問題,或者是單純對于騰訊、阿里巴巴的不信任都會對移動支付在臺灣的普及行成阻力。”
就讀于廣告學系黃禹翔在思考這個問題時考慮到了一些從業(yè)者都沒想到過的問題,除了上述提到的優(yōu)缺點外,“避稅”也很可能是臺灣無法普及移動支付的障礙。“處在消費者的角度,移動支付確實會帶來便利,但是要想普及移動支付,還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就是它能給商家?guī)硎裁礃拥暮锰帯T谂_灣,有一些商家會Cash Only(意為:只收現(xiàn)金),這樣他們的收入就很難監(jiān)管,也就能達到他們避稅的目的。但移動支付會為每一筆消費都留下記錄,自然是商家不愿意看到的。”
短短一周的交流活動已經結束,19位臺灣青年緊鑼密鼓地參訪了7家企業(yè),參與了2場座談,聆聽了1場科普報告。
一周的交流活動讓說起話來很溫柔的臺灣同學們開始了反思,還是在他們總結會上提到的:“在臺灣,我們常常會因為現(xiàn)實的考量,而不敢去沖,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大陸人勇于拼搏的個性,大陸廣闊的市場,和大陸如此之快的發(fā)展速度,都值得我們敬佩。”
臨別之際,團長黃傲天向記者感慨道:想要真的了解大陸的政治或經濟,必須要花很多很多時間下很多功夫去做研究,雖然我們這幾天看了很多很多企業(yè),可能會覺得北京這邊的產業(yè)發(fā)展又快又好,會思考自己是不是能在這個地方立足,但是可能這樣會有點太太急太快,其實我們只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去研究。(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