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思親
一縷鄉(xiāng)愁永繞桃源
“我的根在這里,我有責任回來祭祖。”
2012年12月21日,洋上村余氏宗祠。飛舞的彩旗,熱鬧的人群……不只是為了祭祖盛典,同樣也為了歡迎海峽彼岸的“鄉(xiāng)愁”詩人余光中。
當天是中國傳統(tǒng)祭祖日冬至,余光中偕夫人范我存回鄉(xiāng)參加“余氏宗親祭祖盛典”??吹綇鸟R來西亞、美國等國以及臺灣地區(qū)專程趕回來的800多位宗親一起參加祭祖,詩人特別激動。
“雖然面臨冬至,但我們是永春,可以感到春天的陽光,我們在春天的陽光里歡聚于此。”在祭祖儀式上,余光中致辭。
隆重的祭祖之后,他與兒時玩伴余江海來到曾經一起玩的荔枝樹下,饒有興致地回憶起6歲回洋上小住的那段日子。他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廟會上被打扮成狀元。樹下,余光中與族人們談起許多閩南歇后語,比如橫柴不入灶,叫花子趕廟公,輸人不輸陣……
這是他繼2003年之后,再度到洋上村參加祭祖。
“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多年來一直想回故鄉(xiāng)尋根謁祖的余光中,直到2003年9月18日才得以圓夢。
那是余光中晚年的第一次“原鄉(xiāng)行”?;氐郊亦l(xiāng),他動情地向親人傾訴思鄉(xiāng)之苦:“永春是我的故鄉(xiāng),我的根就在永春,以前失去了幾次返家的機會,這次無論時間怎樣匆促,都要到家鄉(xiāng)走走看看。”
那一天,洋上村傾村而出, 以最隆重的禮節(jié)歡迎這位游子。余光中有些激動:“我比賀知章幸運,今天不用再吟誦《鄉(xiāng)愁》了!”
三炷清香、三鞠躬之后,余光中誦讀了親筆所寫的祭文:“……裔孫久旅他鄉(xiāng),思祖勿忘,萬里跋涉,特歸梓桑,謁祖省親。虔誠敬備鮮花蔬果,冥金香楮等儀,聊表微忱……”
完成拜祭儀式,他特意要了兩枚供桌上帶綠葉的蘆柑,認真地說:“這是從故鄉(xiāng)泥土上長出來的,是家鄉(xiāng)的特產,我要好好保存,作為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