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12月15日訊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林靜嫻 文/圖)臺灣誠品書店昨日公布“2017年度閱讀調查報告”,除了提出華文出版與閱讀的四大趨勢觀察,也公布最新“2017閱讀大調查”。調查發(fā)現(xiàn)臺灣讀者閱讀能量依然不減,而兩岸讀者在選擇書籍時所關注的面向也有所異同。
為持續(xù)推廣閱讀、活絡出版,誠品2018年將推動“月讀一冊”運動、增設紀念誠品創(chuàng)辦人吳清友先生的“閱讀空間”,以創(chuàng)辦人喜愛的閱讀燈椅裝飾布置。此外,誠品2018年將于臺北南西商圈、北高雄展店,也宣布在花蓮開設第一個新?lián)c,期望呈現(xiàn)在地人文精神與特色風貌,提供讀者豐富多元的文化內(nèi)容。
臺灣每人年均買9本書
臺灣誠品今年首度與遠見研究調查中心合作進行“2017閱讀大調查”,發(fā)現(xiàn)臺灣過去一年20至60歲成年人每人平均購買9本書、花費3169元(新臺幣,下同)、冊單價為337元。63%的臺灣人每月至少會逛一次實體書店,體驗書的質感和空間氛圍,但逛書店頻率每月低于一次的也有29.6%。
誠品書店通路企劃處資深經(jīng)理林萱穎表示,總體來看,紙質書仍是大家的最愛,80%的民眾普遍認為,紙本閱讀最接近閱讀的定義。但隨著閱讀形式越來越多元化,調查中也有67%的人同意看網(wǎng)絡文章也是一種“閱讀行為”,甚至也有46%的人認為瀏覽社交網(wǎng)站頁面也是“閱讀行為”,有64%的人過去一年看過電子書,但僅有28%買過。
“在電子書起步的階段,誠品不應該缺席、也不能缺席,這不是一個書店該有的作為。”誠品書店副總經(jīng)理林婉如表示,對于多元閱讀形式逐漸成為趨勢,未來誠品也會增加電子閱讀展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