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3月13日訊(海峽導(dǎo)報駐臺記者 薛洋 文/圖)由20余位兩岸木雕大師共同完成的《富春山居圖》木雕作品,昨天起在苗栗縣三義木雕博物館展出,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又一盛事。
黃公望生于江蘇常熟,其79歲開始創(chuàng)作的《富春山居圖》被譽(yù)為“畫中之蘭亭”,這幅名作于清初遭火焚,斷為兩段,前一段《剩山圖》目前由浙江省博物館收藏,后一段《無用師卷》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2011年6月初,分隔了361年的《富春山居圖》在臺北合璧并對外展出。如今,來自黃公望故鄉(xiāng)的木雕大師們和臺灣同行攜手,將這幅曠世名作雕刻在珍貴的千年花梨木上。而木雕版的《富春山居圖》,于3月12日—27日在苗栗三義木雕博物館“合璧”展出。
昨天的開幕式吸引了眾多臺灣民眾的參與,他們早早來到博物館等待,其中不乏熱愛木雕藝術(shù)的老外。隨著苗栗縣長徐耀昌等貴賓緩緩揭開“紅蓋頭”,木雕版《富春山居圖》終于露出真容,觀眾在木雕前久久駐足,欣賞畫作中傳遞出的中華山水韻味,紛紛稱贊雕工細(xì)致傳神。
這座木雕作品重約3噸,長11.15米,寬0.45米,比《富春山居圖》稍大一些,木料是產(chǎn)自緬甸的千年花梨好木,常熟東方紅木家俱公司斥資300萬元人民幣重金購買。兩岸木雕大師采用透雕、鏤雕、陽雕、陰雕等不同的手法,歷時半年終于完成這件紅木雕刻精品。據(jù)承制方介紹,木雕版《富春山居圖》跨海運(yùn)抵苗栗,他們特地為這件作品投保產(chǎn)品意外責(zé)任險1000萬元人民幣。
出席開幕式的臺灣“農(nóng)委會”前副主委黃欽榮表示,《富春山居圖》木雕作品在苗栗展出,不僅可讓臺灣民眾近距離一睹中華文化瑰寶,也可望為苗栗縣帶來更多的觀光人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