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夫
“詩魔”洛夫:為何雁回衡陽,因為風(fēng)的緣故在華語詩壇,洛夫與余光中齊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豐碑,曾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提名。最初以筆名“野叟”寫詩的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陽。在家鄉(xiāng),洛夫少有才名,18歲以處女作《秋風(fēng)》蜚聲詩壇。1949年,洛夫遷居臺灣,沒想到這一去就是半個世紀(jì)。在臺灣的歲月里,洛夫與詩人痖弦、張默一起創(chuàng)辦了詩刊《創(chuàng)世紀(jì)》,成為華語現(xiàn)代詩歌的標(biāo)桿。而洛夫本人則以充滿魔幻意味的詩作,得到“詩魔”美譽。
“故國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來的仍是一掌冷霧?!闭f到洛夫的故鄉(xiāng)情懷,必少不了這一首《邊界望鄉(xiāng)》。1979年,洛夫訪問香港,在余光中陪同下前往落馬洲用望遠鏡看大陸。這首詩,凝聚的就是他的渴望與無奈。等他1988年終于踏上故土,心心念念的母親,卻已于7年前離世。20年來洛夫近10次回到故鄉(xiāng),這條回家的路,真正從少年走到白頭。恰如他詩中所寫:“為何雁回衡陽,因為風(fēng)的緣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