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臥床 “鋼鐵戰(zhàn)士”
比傅全香年輕20歲的昆曲老生名家計鎮(zhèn)華,曾經與其合作過《杜十娘》和《李清照》兩部越劇電視劇,從入校時仰視的大明星到與之同臺演戲,傅全香一直是計鎮(zhèn)華崇敬的前輩。
“我們合作時傅老師已近古稀之年,當時我有兩個擔心,一是我們之間的年齡差,另外就是劇種之間的差異。但傅老師說不要緊,她看中我的正是那種老生自帶的滄桑感。”
“她對越劇有著一種堅定的信念,晚年還在努力。拍戲曲電視劇《李清照》時,傅老師的身體已經很不好,她是咬牙堅持下來的,拍完后一周就進醫(yī)院開刀了。”在計鎮(zhèn)華看來,越劇是戲曲改革的先鋒,廣泛吸收電影、話劇等表演,這與“十姐妹”的努力分不開。“傅派唱腔被稱作越劇的‘花腔女高音’,其影響力甚至波及整個戲曲界,那么多人癡迷她、傳唱她的唱腔,足見其影響力之廣。雖然在舞臺上那么光芒四射,但生活上傅老師并不講究,也很低調,是個熱心人,我兒子剛去澳大利亞遇到困難,她四處找人幫我解決。”
從2007年傅全香開始臥床,每隔幾個月,計鎮(zhèn)華就會去探望她,“我稱她是大英雄,她這病床上的10年,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是扛不過來的,很多次經歷生死一線間。上個月我去看她時,醫(yī)生還說她是鋼鐵戰(zhàn)士,但那時她已基本沒有意識。不過今年上半年我去探望她時,她雖然已經不能講話,但卻用很大的力氣握著我的手不停地顫抖。”
難度極高的“獨角戲”
著名戲曲主持人白燕升與傅全香交往多年,2006年越劇百年時還曾有過深談。
“她的去世真的標志著越劇最輝煌的時代落幕了。她最大的特色是唱念做舞并重,表演充滿激情,尤擅花衫。其《西廂記》、《孔雀東南飛》、《江姐》、《情探》等劇目,都能做到讓人過目不忘。特別是《情探》中的‘行路’是其最具有代表性的表演,水袖以及人物大開大合的個性,幾乎完成了一個極難的獨角戲。她的很多作品都有影視劇版本流傳,成為后人學習的范本。作為碩果僅存的創(chuàng)造了流派的藝術家,她對越劇的貢獻涵蓋了表演、聲腔等多個層面。說實話,多年來越劇在全國的劇種中其實挺爭氣的,各個流派都有其繼承者和傳承者,在地方劇種中,越劇的發(fā)展也是最均衡的,影響力在全國沒有忽高忽低,生態(tài)很好,這跟傅全香這樣的前輩的努力以及她們創(chuàng)造的藝術的深厚且久遠的魅力分不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