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作為一部經(jīng)典的名著,曾被多次拍攝成電影、電視劇或是動畫片。
其中86版《西游記》最為經(jīng)典,86年春節(jié)一經(jīng)播出,就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較高的評價,造就了89.4%的收視收視神話。成為寒暑假必定被重播的電視劇,百看不厭,成為許多八零九零后的兒時記憶。
《西游記》的故事深入人心,三十多年過去了,每次重拍都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討論。在2017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西游伏妖篇》再次把對西游的討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我們盤點一下各版悟空。
孫悟空

86年西游記是由六小齡童主演的孫悟空,受到了億萬觀眾的歡迎。六小齡童是猴王世家,祖上四代演猴,他的父親六齡童章宗義,表演中融合了紹劇以及京劇南派猴戲的精華。除了神話般的七十二變之外,六小齡童自成體系的肢體語言和猴戲功底的招牌動作,一上電視就深受觀眾的喜愛。
孫悟空還遵循著中國傳統(tǒng)的道德標準——孝敬師長,講義氣,隱忍、艱苦奮斗,嫉惡如仇、不近女色,不貪財富,最大的理想就是向往自由,就是圖個自在。成為廣大觀眾心目中無法超越的經(jīng)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