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北京3月2日電 2日,望京街道溫馨家園廣場上,當輪椅冰壺運動員王蒙推動冰壺,后者滑過賽道,撞擊采火器,北京冬殘奧會一路火種“互助之火”就此被成功采集。9處城市火種匯聚到天壇公園,拉開了北京冬殘奧會火炬?zhèn)鬟f的序幕。
在9個火種采集點中,望京街道溫馨家園是唯一一個街道(社區(qū))組織代表,而這已經(jīng)是他們第二次與殘奧結(jié)緣——2008年,此處就曾作為北京殘奧會對外接待點。
14年的時間,殘奧精神并未在望京街道消散。當 “互助之火”在望京街道溫馨家園點燃的瞬間,承載了太多人的期待。那一刻,“雙奧”標簽被鐫刻在這里。

圖為火種采集儀式現(xiàn)場。望京街道溫馨家園供圖。
互助
3月2日上午,平昌冬殘奧會冠軍、輪椅冰壺運動員王蒙和朝陽區(qū)殘聯(lián)黨組書記、理事長陳開紅來到“賽道”上。陳開紅為王蒙固定輪椅,王蒙手持投壺推桿,用力推動冰壺,后者滑過賽道,撞擊采火器?;鸱N瞬間被引燃,熊熊燃燒。
火種采集儀式雖然簡約,但“互助之火”的深刻內(nèi)涵卻被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由健全采火人協(xié)助肢殘采火人,共同用“冰壺撞擊”的方式采集冬殘奧會火種,如此形式為殘障人士帶來了更多溫暖和力量。
而這正是望京街道溫馨家園十幾年如一日去堅守的。

圖為殘疾人士手工作品展示。劉星晨攝
正如其名,走入望京街道溫馨家園,首先感覺到的便是友善和溫馨。“這些都是我們殘疾人朋友親手完成的,此次迎接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大家也制作了冰墩墩和雪容融。”在工作人員講解下,走廊兩側(cè)墻壁上懸掛的作品格外動人。
對于望京25個社區(qū)的殘障人士而言,這里早已成為了鼓勵他們走出家門的力量。
從剪紙、掐絲琺瑯等文體娛樂活動,到開展生活技能培訓,再到建立望京地區(qū)溫馨家園“千聊直播平臺”,在開展的豐富活動中,殘疾人的生活不再單調(diào)。

圖為活動室。劉星晨攝
走入一間活動室,擺滿了各種桌游的陳列架和臺球桌很是引人注目。工作人員順勢拿起了一套“UNO”紙牌,其是為盲人居民而特意設計的,紙牌上印有盲文。
這是望京街道溫馨家園為殘疾人士和老年人提供的特色服務,可免費借閱桌游,此處也是全國首家專為殘疾人服務的桌游圖書館。以“愛、分享、快樂”為初心的圖書館,在各界愛心團隊和人士的支持下成立。
截止到目前,桌游圖書館接收到的桌游捐助已達到46款,五十余盒桌游存量。值此北京冬殘奧會來臨之際,桌游圖書館邀請國內(nèi)知名桌游設計師,以溫馨家園為主題設計了一款名為《溫馨家園——冬奧版》的桌游,旨在展示當代殘疾人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此款桌游已經(jīng)進入公測階段。
在游戲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少殘疾人士敞開心扉,搭建起溝通互助的橋梁后,活動所產(chǎn)生的意義早已超越游戲本身。

圖為2008年9月殘奧會運動員參觀。望京街道溫馨家園供圖
“‘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的互助氛圍特別好。”在望京街道花家地南里社區(qū)書記吳長清眼中,社區(qū)的互助精神體現(xiàn)在生活的點滴細節(jié)中。
2008年為了迎接北京殘奧會,溫馨家園組建了殘疾人歌唱隊合唱《北京歡迎你》。據(jù)吳長清回憶,由于合唱隊需要不斷練習,會把社區(qū)中下夜班在白天補覺的居民吵醒,而當大家看到是殘疾人在進行活動時,便主動調(diào)整了自己的起居。“正是社區(qū)居民的包容,才成就了殘疾人的夢想。”吳長清這樣說道。
重生
意外受傷后躺在病床上的李楠,抬頭便能看到窗外的玉蘭花,那時她是多么向往那份自由。
“在我26歲生日那天,父親送給了我第一輛輪椅,他說這就是你的腿了。2008年1月份,我下定決心要從醫(yī)院出院回家,過去的5年雖然在努力康復,但內(nèi)心中還是有一種回避的。”在經(jīng)歷過一段時間的迷茫后,李楠做出了這個決定。
2008年,正值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舉辦,城市無障礙迎來建設高潮。也是在那一年,李楠遇到了溫馨家園。

圖為李楠接受采訪。劉星晨攝
在李楠回到家中后,望京街道殘聯(lián)領導前去家訪,希望在殘奧來臨之際,讓曾經(jīng)在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工作的她走出家門貢獻一份力量。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李楠來到了望京街道溫馨家園。
“第一天去(溫馨家園),我就完全卸下了盔甲。”面對著社區(qū)中其他殘疾人朋友的關(guān)心,李楠感受到的是股股暖意。
在得知望京街道溫馨家園將作為北京殘奧會對外接待窗口時,李楠欣然接受了講解員的任務。寫解說詞、修改、彩排,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進行著。
“大家當時熱情很高漲,9月3日,我還作為北京市唯一一個殘疾人代表,參加了全球網(wǎng)絡直播新聞發(fā)布會,主要介紹殘疾人事業(yè)和溫馨家園的建設情況。”談到此,李楠的話語間滿是自豪。
其實在最初出院回到家中時,李楠的情緒依舊低落。當時家庭陷入經(jīng)濟困難,一段時間她也顯得有些無所事事,“甚至于比我受傷的這件事情還要讓我去傷心”。
而此時望京街道溫馨家園的邀約,志愿服務奧運的活動,讓李楠獲得了重生的機會。
由于此前曾學習過舞蹈,在彼時服務殘奧會期間,李楠也展現(xiàn)出了在文藝方面的天賦。她譜寫了歌曲《我們愛你溫馨的家》的歌詞,該作品在溫馨家園中被廣為傳唱,通過歌聲,社區(qū)殘疾人的精神風貌展現(xiàn)在了世界友人面前。
北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李楠作為志愿者投身其中,找到了久違的自信。在感受到社區(qū)居民的關(guān)愛后,她也從受助者轉(zhuǎn)變?yōu)橛米约旱牧α繋椭鷦e人的奉獻者。
在她看來,2008年北京奧運會留下的寶貴遺產(chǎn)需要人力和物力去沉淀和轉(zhuǎn)化,也是從那時開始,李楠在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扎根,時常搜集全國志愿服務信息。
說話間,她介紹起了身上穿著的藍色馬甲,上面赫然印有她的名字。“如果你志愿服務達到1500小時以上,就會被評為五星志愿者,會有自己的實名馬甲。我也開始把志愿服務和殘疾人事業(yè)相結(jié)合,助殘志愿服務是我們深耕的領域。”李楠已經(jīng)記不清她的志愿服務時長,用她的話來說“可能已經(jīng)上萬了”。

圖為李楠展示紀念品。劉星晨攝
在那之后,李楠考取了心理咨詢師證書,開始幫助更多人走出困境,慢慢地她也研發(fā)了適合殘疾人參與的心理服務活動。一位患有抑郁癥的女性患者令她印象深刻,經(jīng)過2-3次的長時間交談后,患者終于放下了輕生的念頭,“你放心……我也特別希望能看到明天的太陽。”看著患者在深夜發(fā)來的短信,李楠這才心安。
14年的時間如白駒過隙,當北京再次和奧運結(jié)緣,李楠難掩內(nèi)心的激動。“2019年12月5日,咱們的志愿者報名通道開啟,我那天什么事都沒安排,一開通我就進去報名。”就這樣,她成為了第一個報名成功的殘疾人志愿者。
但幸運與遺憾卻總是并行的,疫情的突然爆發(fā),讓打完疫苗產(chǎn)生了過敏反應的李楠最終遺憾與北京冬殘奧會賽事志愿者無緣。雖然沒能進入到場館服務,但李楠依舊成為了冬殘奧會城市志愿者形象大使。
從在助殘志愿服務領域創(chuàng)設沉浸式培訓課程,到展示城市無障礙建設成果,再到講解應該如何幫助殘疾朋友,李楠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穩(wěn)步前行。
談及從2008到2022的變化,李楠多次提到了“平臺”這個詞。在望京街道溫馨家園,如今已有一群人投身志愿服務活動其中。“對我個人來說,奧運圓了我的心愿。”
獲得“重生”的李楠是眾多殘障人士的代表,在實現(xiàn)人生價值后,她們依舊可以綻放自信的笑容。

圖為2008年社區(qū)居民和殘奧會運動員講解“功夫扇”。望京街道溫馨家園供圖
傳承
“一回想起2008年,我還挺激動的。”望京街道花家地南里社區(qū)書記吳長清作為北京殘奧會溫馨家園對外接待活動的親歷者,談起那段經(jīng)歷依舊記憶猶新。
其實,望京街道溫馨家園于2007年成立的初心便是鼓勵殘障人士能夠走出家門,走向大自然,和社區(qū)居民和諧相處。而從殘障人士臉上洋溢的笑容中便可以看出,這個平臺的搭建很是成功。
“當時是辦事處殘聯(lián)理事長通知我們的消息,望京街道溫馨家園作為殘奧會對外接待點,承擔對外宣傳接待任務,我們就非常高興。”吳長清將最初接到任務時的情景娓娓道來。
回憶起接待時的激動場景,令吳長清印象最深的便是國外友人對于中國文化的熱愛。在接待外國使節(jié)夫人、教練員、運動員,裁判員時,他們會觀看殘障人士的康復學習過程。而由殘障人士表演的“功夫扇”更是深受國外人士的喜愛。“功夫扇是紅色的,國外友人對扇子非常感興趣,有些愛不釋手。”談及此,吳長清很是自豪。
當舞蹈隊居民將自己視為珍藏品的功夫扇送與外國友人時,便實現(xiàn)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外國友人仔細把玩著手中的扇子,坐上大巴車后和社區(qū)居民不斷地揮手告別。“我們社區(qū)的殘障人士揮手目送車輛離開,依依不舍地望著大巴駛?cè)サ姆较颍瑘鼍熬秃孟褡蛱煲粯印?rdquo;

圖為2008年社區(qū)居民和殘奧會運動員講解“功夫扇”。望京街道溫馨家園供圖
談到此處,吳長清不禁潸然淚下。在她看來,2008年北京殘奧會結(jié)束后,殘奧會的精神便在溫馨家園中流傳了下來。
“北京冬殘奧會倒計時100天時,我看到了一份報道,屆時會在機構(gòu)、社區(qū)采集冬殘奧會火種。我當時看到‘社區(qū)’兩個字,突然一下就激動起來了。”
在14年過后,當望京街道溫馨家園再次與殘奧結(jié)緣,吳長清直言這是幸運的,更是一份責任。
花家地南里社區(qū)在上世紀80年代建成,坐落于此的望京街道溫馨家園在硬件設施上并非具備優(yōu)勢。談及再次被選中的原因,吳長清表示這是文化的傳承。“因為我們2008年接待過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殘奧精神在我們社區(qū)已經(jīng)發(fā)揚光大。”
從夏到冬,從殘疾人服務基地到“雙奧”溫馨家園,在居民和殘障人士融洽相處的這些年中,望京街道溫馨家園早已成為了彼此的心靈寄托。
當時間的轉(zhuǎn)針撥到2022年,望京街道溫馨家園正式寫下了“雙奧”標簽,一路走來,眾人在摸索中成長,而積累的經(jīng)驗早已成為了助殘事業(yè)的寶貴財富。((來源:中新網(wǎng) 劉星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