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手冊先行一版,奧運防疫心里有“數”
6類持證人員遵守3大基本原則,運動員至少每4天一次核酸檢測
受疫情影響,健康、安全已經成為推遲舉辦的東京奧運會最重要的主題。在宣布不允許海外觀眾入境日本觀看奧運會后,國際奧委會3月底又確認將大幅削減東京奧運會賽事相關注冊人數,邀請嘉賓的數量也將減少??紤]到全球范圍內依然復雜的疫情形勢,這樣的決定也在情理之中。
早在今年年初,東京奧組委向各類奧運參與者發(fā)放了賽事手冊,希望用詳盡的防疫政策作為行動指導。東京奧組委透露,最終的賽事手冊會在今年4月底再次確認。不過,此前公布的防疫政策已經非常詳盡。從入境前、入境、賽事期間、離境整個過程,到各種情況的應對措施,東京奧組委希望所有奧運參與者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肩負起應承擔的責任,將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
6大類持證人員
這些人員獲準入境,款待嘉賓數量減少
對于這樣一屆特殊的奧運會,賽事手冊是賽事成功舉辦的基礎,里面涉及的防疫政策更是重中之重。賽事手冊由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東京奧組委共同參與匯編,在特殊工作組的廣泛工作基礎上制定,參與者還包括世界衛(wèi)生組織、日本政府、東京都政府、獨立專家和來自全世界的部分其他組織。
東京奧組委共向六類人員發(fā)放了賽事手冊,分別是運動員和代表團、媒體、持權轉播機構、市場合作伙伴、奧林匹克大家庭、國際組織。這代表著以上六類人員可以持證入境日本參與奧運會。
以運動員和代表團為例,持證人員包括參賽運動員、替補運動員、教練員、訓練師、隊伍官員、當地奧委會行政人員等。媒體持證人員既有記者、攝影師,也有各類技術人員、服務主新聞中心的人員、非持權轉播機構人員。國際組織的部分持證人員則包括裁判、技術官員、醫(yī)務人員等。
至于國際奧委會提出的減少嘉賓數量問題,奧林匹克大家庭、國際組織、市場合作伙伴三類持證人員都有涉及。比如,國際組織計劃邀請的陪同客人、市場合作伙伴打算款待的嘉賓,東京奧組委也在賽事手冊中給出說明。針對嘉賓等部分持證人員的具體政策,尚未最終確定。
3大防疫基本原則
減少接觸保持衛(wèi)生,外加測試跟蹤隔離
在防疫政策中,東京奧組委提煉出幾個基本原則。首要原則是減少社交接觸,盡可能避免封閉空間、擁擠環(huán)境和密切接觸的環(huán)境。奧運參與者要避免與其他人身體接觸,包括擁抱、擊掌和握手。即使是開放空間,也要與運動員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只能使用官方的交通方式,除非得到允許,否則不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測試、跟蹤和隔離這套科學的流程同樣重要。持證人員出發(fā)前往日本前,要接受核酸檢測并在入境時提供陰性證明。奧運會期間還需定期接受核酸檢測。東京奧組委還希望所有的奧運參與者保持良好衛(wèi)生習慣,比如始終佩戴口罩,定期洗手,用鼓掌的方式而非唱歌、吶喊支持運動員等。
14天+72小時
入境日本兩道手續(xù),還要提交活動計劃
東京奧運會將持續(xù)17天,不過其防疫政策指導的時間范圍更廣,東京奧組委要求所有持證人員在入境日本前14天就遵守相關的規(guī)定。除了遵守三大防疫基本原則,所有持證人員需提前下載、注冊COCOA軟件以及其他可以記錄健康狀況的軟件,入境日本前14天,每天記錄自己的體溫和其他身體癥狀。每類持證人員都有固定的防疫聯(lián)絡官,如果出現身體不適或相關癥狀,要及時向聯(lián)絡官報告。
入境日本前72小時,持證人員需要接受符合奧運會規(guī)定的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必須為陰性。此外,持證人員需要提交一份抵達日本前14天的活動計劃,比如奧運會期間將前往哪些場館、設施,另外提交一份計劃在日本期間打算密切接觸的聯(lián)系人名單,便于意外發(fā)生后觸發(fā)追蹤機制。對于部分因其他賽事提前抵達日本的持證人員,同樣需要與所屬國家或地區(qū)的奧委會提前聯(lián)系,按照規(guī)定上報完善的信息。
0天隔離期
持證人員無需隔離,核酸檢測按需跟進
在東京奧組委確定不允許海外觀眾入境日本觀賽前,內部曾有過“海外觀眾入境需要隔離14天”的聲音,但對于持證人員來說,除非出現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或者違反防疫政策的情況,一般無需隔離。包括參賽運動員在內,持證人員抵達日本后,需要先向工作人員出示賽事認證卡、簽證等證件以及72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東京奧組委提醒大家,盡量快速離開機場,不得停留和參觀。無論是運動員前往奧運村,還是其他持證人員前往官方酒店,都必須使用官方的交通方式,未經允許不得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不過,視持證人員的出發(fā)地不同,現場工作人員會將持證人員過去14天的行程考慮在內,如果有必要,會再次對持證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倘若檢測結果為陽性,則根據當地規(guī)定采取隔離措施。
0個參觀旅游景點
嚴格限制活動范圍,禁止自行外出參觀
今夏的東京奧運會,參賽運動員的活動范圍被嚴格限制。東京奧運會舉辦期間,運動員必須居住在奧運村和官方指定的住宿設施,熱身訓練只能在官方比賽場館或訓練館,就餐只能在奧運村或官方場館內,有采訪需要時可前往主新聞中心和國際廣播中心,全程必須采用官方交通方式。
其他持證人員同樣如此,必須嚴格遵循事先提交的活動計劃,采用官方交通方式往返于官方酒店、比賽場館等地,禁止自行外出參觀旅游景點,禁止到名單之外的商店、餐館、酒吧等地,從事與奧運會無關的活動。
東京奧組委還對持證媒體人員的采訪報道進行了限制,因防疫需要,各個比賽場館的報道區(qū)域均重新設計,媒體人員需每天提前申請要報道的比賽。如果有媒體人員所屬國家或地區(qū)的運動員參賽,組委會將優(yōu)先審批通過。至于采訪和接觸參賽運動員,媒體人員只能在混合采訪區(qū)、新聞發(fā)布廳、主新聞中心、國際廣播中心4個地點。
4天一次核酸檢測
運動員防疫最關鍵,出現陽性立即隔離
東京奧組委已經確定,將視奧運參與者的角色不同,定期進行核酸檢測,如有意外發(fā)生,及時觸發(fā)追蹤和隔離機制。最為關鍵的群體無疑是運動員,防疫政策規(guī)定,依據運動員的比賽項目、比賽日程不同,檢測時間和頻率有所差異,但所有運動員至少每4天接受一次核酸檢測,檢測地點位于奧運村或者其他指定設施內部。
如果運動員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將立即接受隔離,不得繼續(xù)參加比賽,綜合身體的癥狀和感染的嚴重程度,確定不同的隔離地點和期限,直至符合規(guī)定才可以解除隔離或出院。東京奧組委稱,將盡量保證運動員不會錯過比賽。
特定情況下,其他持證人員同樣需要接受核酸檢測,比如入場時多次測溫超過37.5℃,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也必須及時隔離。觸發(fā)追蹤機制后,工作人員會調查陽性病例過去兩天的所有密切接觸人員、訪問地點,并與當地衛(wèi)生部門合作采取必要措施。
48小時內離境
完賽盡快離境,延長活動需審批
東京奧運會將于今年8月8日閉幕,對于入境日本參與奧運的持證人員來說,沒有特殊情況不可以在日本長時間停留。東京奧組委強調,希望將持證人員在日本停留的時間降至最低,以減少感染風險,促成一屆安全和成功的奧運會。
以運動員為例,他們需要聽從各自國家或地區(qū)奧委會的指示,結束個人最后一項比賽后,盡可能在48小時內離境。如果要延長留在日本的時間、參加奧運會的后續(xù)活動,需要向組委會提交申請并得到批準。
其他持證人員也要遵守類似規(guī)定,報道任務或者相關工作結束后,提前了解目的地國家或地區(qū)的防疫政策,盡快采用官方交通方式抵達機場。如有必要,離境前可再接受一次核酸檢測。
X針疫苗
打疫苗非強制措施,IOC鼓勵提前接種
在東京奧運會籌辦過程中,疫苗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根據最新的防疫政策,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的意見一致,接種疫苗并非強制措施,但鼓勵所有參與者提前接種。
國際奧委會將東京奧運會的所有防疫措施比作一個工具箱,疫苗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工具,應當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使用。國際奧委會大力支持為弱勢群體、護士、醫(yī)生以及其他所有確保賽事安全的群體接種疫苗,也鼓勵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奧委會積極推進疫苗接種的工作。
國際奧委會表示,他們始終在與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奧委會合作,鼓勵和支持他們的運動員、官員、利益相關者接種疫苗,在遵循當地疫苗接種指南的情況下前往日本,“這是為東京奧運會的安全辦賽做貢獻。我們應當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確保奧運參與者的健康,同時保護日本當地民眾的安全。”東京奧運會防疫政策還明確規(guī)定,對于即將入境日本參與奧運的持證人員來說,并不會強制他們接種疫苗。不過,無論持證人員是否接種疫苗,賽事手冊上列出的所有防疫規(guī)定,持證人員都必須嚴格遵守。(來源:新京報 撰文/新京報記者 徐邦?。?/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