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僅僅是聽到“中國女排”的名字,人們的心潮便有了起伏,更何況目睹那驚心動魄的賽場風云。然而,人們也深深地知道,競技場上的一切都來自于日常的揮汗如雨、百煉成鋼,身體與心靈的反復磨礪,才會換來賽場上那一記擲地有聲的無畏扣殺。
在國人心中,中國女排是一種頑強堅韌的精神圖騰,縱然在逆境中也絕不脫落意志,魚躍翻滾、絕地求生。
如果細數(shù)中國女排的代表人物,郎平必不可少。她曾經(jīng)是女排四號位上高點強攻的“鐵榔頭”,現(xiàn)在則是睿智亮眼的女排主帥。郎平是排球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運動員和主教練都獲得過奧運金牌的人,有網(wǎng)友寫《郎平傳》贊譽她:“凡有街道處,皆有郎平聲。”
關于女排和郎平的故事人們可謂是百聽不厭。此前,由陳可辛導演,鞏俐、黃渤等主演的《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原本于今年大年初一上映,但受疫情影響被迫延期,這對期盼已久的排球迷來說未嘗不是一種遺憾。不過,這一遺憾如今得到彌補,由陳沖導演的郎平紀錄片《鐵榔頭》將參加線上電影節(jié)“We Are One: A Global Film Festival”(我們在一起:全球電影節(jié))活動,于6月8日首映,之后會在國際奧委會(IOC)的奧林匹克頻道播出。
郎平,出生于1960年12月,陳沖出生于1961年4月,兩位同齡人無疑是各自領域的杰出女性。或許也正是這種“惺惺相惜”,讓陳沖對于自己執(zhí)導的首部紀錄片《鐵榔頭》充滿興奮與期待。而究竟如何以同齡人和同為女性的視角來解讀郎平,也是紀錄片《鐵榔頭》引人入勝之處。
第一部由女運動員和女導演擔綱的奧運五環(huán)紀錄片
紀錄片《鐵榔頭》由國際奧委會(IOC)的奧林匹克頻道推出,是其五環(huán)系列紀錄電影之一。之前發(fā)行過的紀錄片有講述捷克男子冰球隊獲得冬奧會冠軍的《長野記錄》、審視古巴拳擊文化的《人民斗士》、講述阿根廷男籃雅典奪冠的《黃金一代》,以及將于6月3日上映的講述美國奧運摔跤傳奇加德納的《魯倫-加德納不死》?!惰F榔頭》是第一部由女運動員和女導演擔綱的奧運五環(huán)紀錄片。
從金牌運動員到金牌教練,郎平職業(yè)生涯中的“高光時刻”,串聯(lián)起一條振奮幾代國民的冠軍之路。
1978年,18歲的郎平進入國家隊,很快成為球隊的中流砥柱。1981年11月16日傍晚,中國萬人空巷,人們通過黑白電視機或者是收音機,見證了中國女排在大阪奪下女排世界杯冠軍。這也是中國三大球項目的第一個世界冠軍。此后,中國女排繼續(xù)自己的王者之旅,拿下1982年的世錦賽冠軍、1984年的奧運會金牌以及1985年的世界杯冠軍。
郎平這位排球名人堂成員,是中國受歡迎的體育明星之一,在上世紀80年代與中國女排創(chuàng)造了佳績,成為中國體育崛起的象征,隨后她在巔峰期來到美國,把對排球的熱愛傳播到國外。
2005年,郎平擔任美國女排主帥,作出這個決定她困擾了三個月,在中國國內(nèi)引起了很大爭議。最終郎平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以便能有更多時間和在美國的女兒生活在一起。
2008年北京奧運會,郎平作為美國女排主帥回到家鄉(xiāng)北京,并帶領美國女排獲得奧運會銀牌。
2013年,郎平第二次擔任中國女排主帥,帶領中國女排逐漸走出低谷。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以不可思議的逆襲而奪冠。從21歲拿下金牌到55歲成為奧運冠軍教練,郎平用30多年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此時的排球?qū)τ诶善皆缫呀?jīng)不是勝負輸贏,而是生命。
而紀錄片《鐵榔頭》講述了郎平從18歲進入國家隊,四次獲得世界冠軍,到遠赴美國,再回中國執(zhí)教的歷程。
外媒評價說:“在這部令人振奮的紀錄片中,導演陳沖講述了郎平充滿勵志的人生和職業(yè)生涯。郎平是一位毫無畏懼的排球明星,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奪金之后去了國外發(fā)展事業(yè)。而《鐵榔頭》這部紀錄片,以不同尋常的視角和鏡頭告訴大家,郎平如何成功帶領中國隊和美國隊,如何為中國樹立女性新榜樣,以及在她身上展現(xiàn)出的中國雄心。”
國際奧委會五環(huán)系列電影為何要拍攝這部關于郎平的紀錄片?《鐵榔頭》制片人林捷瑩向公眾號“我愛女排”透露,三年前,她接到了五環(huán)系列電影制作團隊的電話,希望她能推薦一位有比較強的代表性和歷史重量級的亞洲運動員,作為《五環(huán)》系列紀錄片的主角之一。林捷瑩雖然曾擔任世界羽聯(lián)新聞官,但接到電話后立刻躍入她腦海的卻是郎導。因為中國女排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擊敗巴西隊以及幾天后奪冠時的火爆程度實在是經(jīng)典得令人難以忘記。林捷瑩說:“我覺得郎平很有國際女性的象征意義,也很有中國民族英雄的象征意義。”
收到林捷瑩寫的郎平故事大綱,IOC奧運頻道和好萊塢的制片公司很快決定拍攝“鐵榔頭”的故事。從2017年6月,林捷瑩開始投入紀錄片《鐵榔頭》的籌備工作。林捷瑩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說服郎平同意拍攝。
林捷瑩告訴“我愛女排”,她聯(lián)系上郎平是通過郎平的女兒白浪來牽線搭橋的。原來,在研究郎平資料時,她發(fā)現(xiàn)白浪和自己一樣,都住在舊金山,就打聽到了白浪的通訊方式,并請紀錄片的好萊塢監(jiān)制給白浪發(fā)郵件、打電話聯(lián)系拍攝事宜。巧的是白浪剛好對這家好萊塢制片公司做過的紀錄片很熟悉,她爽快地答應把他們推薦給媽媽郎平。之后,林捷瑩和監(jiān)制一起飛到洛杉磯和郎平母女見了面,經(jīng)說服后,最終得到了郎平的同意。
《鐵榔頭》的制片公司是好萊塢的Mandalay Sports Media(MSM)。這家公司為籃球巨星邁克爾·喬丹制作了最新紀錄片《最后一舞》(《The Last Dance》),在全球大受好評?!蹲詈笠晃琛返某銎啡撕捅O(jiān)制也分別擔任了《鐵榔頭》的出品人和監(jiān)制,而這無疑保證了《鐵榔頭》的制作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