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尋良方
基礎沒打牢 除了承受要有舉措
里皮拒絕在亞洲杯重用年輕球員與多年來困擾中國國字號球隊的人才培養(yǎng)青黃不接現(xiàn)實完全吻合。在里皮執(zhí)教國足期間,1999年齡段國青隊折戟印度尼西亞亞青賽,而這已經是國青隊連續(xù)7次無緣躋身世青賽。當現(xiàn)身阿聯(lián)酋的國內足球行業(yè)管理者、媒體記者艷羨日本、韓國、伊朗受惠于大批球員留洋的時候,他們恍然發(fā)現(xiàn),國內俱樂部投資人的錢可以隨手“砸”向強援、名帥,卻送不出“可以拿出手”的本土留洋球員,或者說找不到一條通常國內球員留洋通道。
據(jù)了解,早在亞洲杯開賽前,有關方面已經和部分俱樂部就本土尖子球員留洋建立了深入溝通,而目前相關舉措也有了比較清晰的眉目,球員留洋已經成為各方共識,并在落實之中。但從栽種、培育到開花、結果需要時間和耐心,本土球員再留洋,任重而道遠。
當中國足球過去十余年來持續(xù)輸在青少年人才發(fā)展的起跑線后,誰能奢望那些并非天賦異稟的年輕人能“后程發(fā)力、后來居上”?于是不難理解里皮沒有商量余地的退出,也不難預見未來多年中國隊在各條重要戰(zhàn)線上的艱難前景。在本屆亞洲杯上,中國隊還能勉強戰(zhàn)勝吉爾吉斯斯坦隊、菲律賓隊、泰國隊,誰能保證他們在接下來的40強賽中不會更糟?
輸給伊朗隊對于中國隊來說其實并不算可怕,但如果中國隊的未來因為基礎薄弱而輕易被人“一眼望到底”,那才是最大的悲哀。細思極恐,中國足球在接下來相當長的時間恐怕得為“急功近利”種下的苦果埋單,這個時候尤其需要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和絕地求生的技巧。作為曾經兩次獲得過亞洲杯亞軍的國足來說,還有希望。(特派記者 肖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