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集體給馬拉松添“亂” 從奔跑中國系列賽強送國旗,到跑者強抄近道、套牌跑馬,近來如火如荼的馬拉松,被集體添“亂”。隨著國內馬拉松賽事數量超過千場,越來越多的“菜鳥”踏足馬拉松賽,馬拉松辦賽需要更高的標準。 中國田徑協會專業(yè)人士介紹,組委會在比賽前除了在官網公布相關細則,也需要對首次參加馬拉松的參賽跑者做更加細致的解釋和服務工作。顯然,盡管辦賽方在事件后迅速發(fā)布聲明,但相比之下更加細致的服務才會為辦賽方加分。 對比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做得好的馬拉松賽事,無不對賽道采取更有效的監(jiān)管手段。比如,澳門馬拉松賽為每位選手拍下沖刺照片,并打印在個人成績證書上。許多國際馬拉松賽也是每5公里一個計時點,網站上實時直播成績,計時點還有即時攝像、錄像裝置。 正像缺失隔離欄桿引發(fā)了抄近道,細節(jié)不到位就會有人鉆空子。近日的四川西昌邛海馬拉松,參賽選手雷某的跑步照片火了。只見他手上提著一袋子能量膠,身上就連腿套也是塞滿能量膠。賽后此人居然發(fā)朋友圈,聲稱是在賽道上私拿的補給,賽后給跑團兄弟們發(fā)“福利”。如果辦賽方可以完善發(fā)放補給能量膠的細節(jié),讓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人無法破壞規(guī)則,才是對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人最好的保護。 馬拉松火了別忘初心 正像文章開頭說的,馬拉松出現亂象,別急著把板子掄向跑者的屁股。雖然跑步的初心是健康、向上,但不少馬拉松辦得似乎也忘了初心。 2017年10月,總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馬拉松賽事監(jiān)督管理的意見》,提醒馬拉松賽事組織機構尊重和維護公共利益,依法保護賽事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履行競賽組織、物資保障、醫(yī)療救護、安保交通、綠色環(huán)保等基本職能,合理安排、設計、協調賽事各個環(huán)節(jié)。 相比之下,在蘇州太湖馬拉松比賽發(fā)生的志愿者上賽道強送國旗,就是對賽事參與者權益的傷害。有意思的是,辦賽方明確回應不會修改終點遞國旗的設計。在隨后的奔跑中國系列賽紹興馬拉松站,中國冠軍果然還是披著國旗沖刺。這樣的辦賽方已經不把馬拉松的規(guī)則放在眼里了。 對此馬拉松相關人士介紹,馬拉松運動是極限運動,是有門檻的。跑者除了在體能、跑量進行儲備,還需要了解相關賽事的知識。比如,計時毯會在每個折返點的盡頭、早餐少喝水、在到達起點前多上廁所等。 對馬拉松辦賽方,同樣應該有門檻。部分辦賽方以城市形象宣傳為目的,制定不符合馬拉松運動規(guī)律的賽道,將辦馬拉松讓位給城市形象宣傳,也就遠離了辦馬拉松賽,強健市民體魄的初心。 |
10月29日,建陽建盞傳統(tǒng)技藝傳承人李細妹在介紹她燒制的建盞。 福建建陽的建窯曾是宋代八大名窯之一。建窯出產的黑釉瓷器——建盞一度經海上絲綢之路熱銷海外。宋代之后,建盞燒制技藝失傳。 近年來,在當地政府和陶藝工匠的共同努力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