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 題:張昊“攜手”薩維琴科?“冬奧老兵”助北京花滑加速備戰(zhàn) 新華社記者張寒、汪涌 德國花滑名將薩維琴科和中國花滑高手張昊攜手上冰,而今年初還與張昊一同參加平昌冬奧會的女伴于小雨就在一旁認真地看他們托舉、拋跳…… 這一奇妙場景就發(fā)生在13日的世紀星滑冰俱樂部。“薩維琴科說她想?yún)⒓恿鶎枚瑠W會,我也想?yún)⒓恿鶎枚瑠W會,所以說我們都為了共同目標去努力。”張昊笑著說。 其實,今年2月剛問鼎平昌冬奧會雙人滑冠軍的薩維琴科如今的身份是運動員兼教練,此次來京是受北京市花樣滑冰隊邀請,給選手們指導訓練。 同因女伴傷病而回到北京隊訓練的于小雨/張昊和王雪涵/王磊是她這兩周行程里的重點“盯守”對象,不過除了這兩對已經(jīng)成名的國內(nèi)雙人滑名將,34歲就參加過五屆冬奧會和六屆世錦賽、手握冬奧會一金兩銅的薩維琴科也會為單人滑組和冰舞組提供步伐及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方面的指導。 “本次為期兩周的技術(shù)指導,一是請薩維琴科幫助我們提高執(zhí)教水平和理念——其實理念很重要——另一方面也是用她的創(chuàng)新方法,幫助北京隊選手提高技術(shù)動作的穩(wěn)定性和成功率,完善節(jié)目細節(jié),提高整套動作的完成質(zhì)量,以及可能更重要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北京市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周潔介紹說。 原籍烏克蘭的薩維琴科是典型的“天分+勤奮”型選手,16歲便與當時的搭檔莫洛佐夫奪得花滑世青賽冠軍,22歲加入德國國籍后更屢獲歐錦賽冠軍以及大獎賽分站賽、總決賽冠軍,目前國際滑聯(lián)花樣滑冰雙人滑的自由滑和總分紀錄均由薩維琴科及其搭檔創(chuàng)造并保持,她也是花樣滑冰雙人滑首位自由滑突破160分的選手,無論訓練還是生活都有豐富經(jīng)驗可供借鑒。不過當記者問及她的獨家秘籍時,這位上冰時仍保有精靈般神采的老將露出狡黠的微笑,說那是她和學員間的秘密。 對于薩維琴科的到來,北京隊選手們都無比歡迎,和她同場較量了20年的張昊更是感慨頗多。“她對我?guī)椭浅4蟆?rdquo;他說,“平昌冬奧會過去還不遠,她有很多新穎的東西能帶給我們,而今年的規(guī)則變化又很大,我們能從她身上吸取很多經(jīng)驗,爭取在重回賽場之前把技術(shù)等級練到位。” 自打平昌冬奧會過后就飽受腳傷和疾病困擾的于小雨則更感佩于薩維琴科的精神力和意志力,欣賞她對滑冰事業(yè)的熱愛。“看她的身體狀況真的看不出她已經(jīng)30多歲了。”22歲的于小雨說,“她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所以她所有的技術(shù)動作一點都沒退化,訓練時能直接給我打樣板,跟昊叔一起做那些托舉、拋跳,我就能邊看邊學。” 王磊和王雪涵也對薩維琴科動輒親身示范這一點感觸良深。“作為目前為止最優(yōu)秀的雙人滑女選手,她無論技術(shù)動作還是表演細節(jié)都是我們學習模仿的對象,她的講解也特別到位。”王磊說,“作為現(xiàn)役運動員,我倆做不會的東西她可以直接上手,和她一起做完技術(shù)動作后,我能把直觀的感受講給王雪涵聽,這種交流方式特別高效。” 除薩維琴科本人,北京花滑隊本賽季也邀請了薩維琴科團隊的靈魂級人物李·伯努瓦于9月末來京為女單選手安香怡、雙人滑組合于小雨/張昊進行新賽季的節(jié)目編排,對全隊進行步伐指導,為部分重點運動員進行節(jié)目修改和細化。另外,為提高冰舞運動員的技術(shù)水平,北京隊還聘請了前俄羅斯冰舞冠軍里亞扎諾娃來京作為冰舞主教練韓冰的助理教練。 現(xiàn)任北京隊顧問的前中國花滑隊總教練姚濱對“走出去,請進來”的做法非常贊同:“隨著形勢的發(fā)展,國際交流是必然的,對運動員有利,對教練員的提高也有利。但我們的眼光不能盯住一個死角,只要是先進的,我們都可以跟他們交流。” 和北京市其他的冰雪運動隊一樣,成立于2016年7月的北京花滑隊非常年輕但成長迅速,今年9月的全國花滑大獎賽上已能包攬女子單人滑成人組前四名,男單、雙人滑和冰舞的成績也相當亮眼。 周潔介紹說,以購買服務(wù)這種創(chuàng)新形式創(chuàng)建起來的16支北京市的冰雪運動隊,兩年多來得到市財政的保障和支持,理念上則秉持“全面參賽、重點突破”,希望在花滑、冰壺、冰球等重點項目上能為國家隊輸送更多高水平的運動員,為我國的冰雪運動發(fā)展做出北京的貢獻。 作為其中15支隊伍承接主體的世紀星滑冰俱樂部董事長范軍也表示,在與北京市體育局的合作中,他們體會到這一創(chuàng)新形式有生命力、有活力,光花樣滑冰一項就充分調(diào)動了北京各區(qū)縣數(shù)以千計的青少年參與基數(shù),假以時日會成為對現(xiàn)有國家隊機制的一個很好的補充。 |
“爺爺奶奶,我替爸爸找到你們了,你們的孫女史豫秀來看你們了!”跪在祖墳前,來自臺灣的河南籍赴臺老兵后人史豫秀泣不成聲,這一刻,她和父親史運生兩代人等了70年。11月的汝州下著小雨,史豫秀帶著父親的遺愿,回到了故鄉(xiāng)河南汝州,村民們圍在史家門口,共同見證這久別的重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