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電影為何大放異彩?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成為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一抹亮色。《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古田軍號》《紅星照耀中國》等影片在藝術表達上出新出彩,不僅在國內電影市場上收獲票房佳績,也擴大了海外影響力,為國產主旋律電影的創(chuàng)作開辟了新的方向。
回首新中國70年電影史,每個時代都有弘揚時代精神的主旋律電影涌現。近年來,主旋律電影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開始與商業(yè)類型片結合,在思想高度、藝術理念、市場意識等層面不斷實現突破。
《我和我的祖國》以“小我”的真實感受,展現群體的共同記憶,一改以大人物展現大事件的主旋律電影常用表達方式,更貼近當下主流觀眾審美,摘得年度國產電影票房季軍。
改編自真實事件的《中國機長》《攀登者》《烈火英雄》等主旋律商業(yè)大片,很好地平衡了真實重現與藝術創(chuàng)造間的關系,通過新穎的故事模式、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法和有血有肉的角色塑造,使觀眾感受到基于真實事件的藝術升華帶來的加倍震撼。
《古田軍號》《決勝時刻》《紅星照耀中國》再現了古田會議、新中國籌建、埃德加·斯諾赴延安采訪等歷史事件,這些影片嘗試以創(chuàng)新表達傳承紅色基因,為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探索新的寶貴經驗。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表示,主旋律電影的成功,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特別是對于青年觀眾來說,主旋律電影佳作可以使他們更主動、更樂于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影視專家也指出,面對日趨激烈的電影市場競爭,如何講好故事、塑造好人物,避免人物臉譜化、情感空洞化、價值灌輸化,是主旋律電影仍要面對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