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點清新不套路
“甩鍋神曲”爆笑洗腦
影片另一個比較驚喜的地方,就是輕松的笑點,整場下來,影廳共爆發(fā)出三十次大小不一的笑聲。男主深陷危機,卻賤賤地自語“我是主角,我不會死”,以及“那個村”“我叫王富貴”“手指抽筋”“聞陀螺”等梗,都讓人忍俊不禁。最讓人想不到的當(dāng)屬祭祀典禮,片中一改往日影視劇套路,將祭祀曲創(chuàng)造成洗腦的“甩鍋神曲”,不得不說腦洞大開。導(dǎo)演劉闊曾透露,“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如果這個笑點我們自己看三遍之后還覺得好笑,才會被留下。”
小人物逆襲C位引共鳴
夢想不就是背起嘲笑奔跑
“這是個一點也不像英雄的英雄”,導(dǎo)演劉闊坦言,他對男主角的定義就是小人物,可以普通到人群中任何一個人。有觀眾觀影后說,這不僅是個英雄逆襲的故事,也是小人物重新定義英雄的故事。因為手中沒有俠嵐印,不符合成為俠嵐的資格,眼睛看不見的郎明從小飽受欺凌和嘲笑。但這并不影響他心懷夢想,兇獸毀天滅地之際,他挺身而出拯救眾人,用行動改變了成為俠嵐的門檻。這讓不少年輕人深感共鳴,有觀眾感言,“夢不像不就是背起嘲笑奔跑,小人物也可以成為C位。”

萬獸奔騰大場面超震撼
一般動畫電影不敢這么拍
電影中眾羅剎萬箭齊發(fā)沖向峽谷,以及與饕餮戰(zhàn)斗的大場面鏡頭,讓很多人印象頗深,有觀眾表示,“震撼,仿佛看到導(dǎo)演的CPU在燃燒”,“這些千軍萬馬的場面,只有在歐美大片中才能看到。”實際上這些大場面鏡頭確實花了不少心血,曾有制作人員透露,動畫電影中哪怕一個簡單景別,如果同時出現(xiàn)幾百上千的人物,整個場景承載量都會變得很大。這在制作和渲染中難度是很大的,一般的動畫電影都不會這么拍。


據(jù)悉,雖然還未公映,但《風(fēng)語咒》憑借走心的制作和過硬的質(zhì)量,已經(jīng)獲得很多觀眾的力挺。相信這部有笑有淚的動畫電影,在8月3日上映后,會為今年的暑期檔再添一把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