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長》點映
觀眾稱“感人至深”
從3月15日起,電影《地久天長》在全國舉行大規(guī)模提前點映,影片在上個月舉行的第69屆柏林電影節(jié)上同時收獲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兩項銀熊大獎,創(chuàng)下華語片在三大電影節(jié)(柏林、戛納、威尼斯)的新歷史。
從點映現場觀眾的反饋來看,《地久天長》收獲上佳口碑。不少觀眾認為,影片情感真摯,十分動人:“是近年來最好的國產家庭題材影片。”“感人至深,3個小時并沒有覺得長。”“中國電影回到了最好的狀態(tài)。”
相比很多電影,《地久天長》的故事足夠真實,也令人哀嘆,但卻沒有煽情、沒有賣苦、沒有狗血劇情,也沒有對角色的所作所為貼標簽、下判斷,而是將人物的處境推到極致,卻又是如此真實,讓人不由自主地為之動容。
影片聚焦的是兩個普通家庭的故事:上世紀80年代,年輕的劉耀軍與沈英明兩家人從摯友到產生嫌隙,從而使得劉氏夫婦遠走他鄉(xiāng)……多年后的病房外,久別重逢的老朋友緊緊相擁,有人釀成大錯滿懷愧疚,有人心懷憐憫試圖彌補,還有人掩藏秘密難以開口。每個角色都背負心結長達30年之久,一次傷痛要用一輩子的時間撫平傷口,讓觀眾看得淚流滿面。
影片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家庭的全部關系,夫妻、父子、朋友、師徒……可以說,《地久天長》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中國故事,不僅有著屬于中國人的時代記憶,更蘊含著中國人的處世哲學:隱忍、善良、寬容,面對挫折,去承受、去包容、去原諒,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影片超越了時代,也超越了不同年齡層的觀眾。
年輕的觀眾在電影里看到了父輩的影子:“劉耀軍、王麗云的那份慈悲、善良是如此熟悉。”“在遭受苦難后,我們的父輩常常選擇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
稍微年長的觀眾則被電影喚起了青春的記憶,“50后”蘇阿姨告訴記者:“上下班帶著飯盒、工廠里的車床,和鄰居的好多小孩一起去水庫玩水,片里的很多場景都是我真實經歷過的,我們這一代人真的看到淚奔。”
也有“同齡人”對主角遭遇心有戚戚,把自己代入到角色之中:“二十多年過去了,這兩家人走出來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