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自己開錯藥方后的大驚失色,下一個動作就是癱倒在丫環(huán)懷里,但臉上依舊是睡不醒。

劉詩詩的演技真有一種催眠力,看著看著就困了。在演技同樣捉急的劉亦菲和她之間,我都要站劉亦菲。我要再發(fā)一次她粉絲給她平時大笑做的動圖。

生活中都比戲里靈動一萬倍是不是?!這個怒其不爭的粉絲發(fā)的貼子標題是這樣的:
《如果劉詩詩在劇中也能笑成這樣,她可能比現(xiàn)在更討喜》,哭了。
注意!為了彌補劉詩詩演技的缺失,這部劇已經(jīng)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就是使用了配音。不然她的原音更是和這位杭小娘子不搭調(diào)了。
所以,要進入我們的正題,這些年輕演員們最大的問題出在了哪?
沒錯,就是聲音和臺詞!
表演系招生的四個基本要求:聲,臺,形,表。
聲樂(包括聲音的表現(xiàn)力),臺詞功底寫在了頭兩位,然而現(xiàn)在的藝術院校,尤其是北京電影學院,過于重視外形,忽視前二者,招了一堆吐字不清,聲如蚊蚋的學生,靠后天根本無法彌補。本來我想標題寫的是北電為什么出了這么多演技糟糕的明星,但一想到要求嚴格的中戲也出了唐嫣和張翰,森森感覺不僅是北電,是藝術院校整體的把關不嚴。
先講講三大藝術院校的招生潛在標準。中戲:為話劇舞臺準備,演員可以頭大,如靳東、劉燁;聲音響亮,中氣足,能讓后排的觀眾聽見,姜文鼓動小陶虹去考中戲時說:你的聲音很適合中戲,大家可以仔細體會一下小陶虹的聲音,就是比較粗和嘹亮的女聲;學生身材偏高,也是為了讓后排觀眾能看清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