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裝著一片海
■解放軍報記者 許 敏 通訊員 李 芮
踏上軍艦舷梯,王世紀感覺腳下有點飄。
當海軍27年,一級軍士長王世紀第一次站在了軍艦的甲板上。
和所有水兵一樣,他也想搭乘軍艦在海上馳騁。但此前的27年,他一直和汽車打交道。
軍艦只是靠泊在碼頭,他依然激動。極目遠眺,海在軍艦的另一邊伸展開來,波紋細碎、光點浮動,一直鋪向天際。
眼前的一切,讓王世紀想起剛入伍時的情形。那時,他滿心都是“上艦”的愿望,不料成了一名遠離大海的汽車兵。
好在,部隊的火熱氛圍很快感染了他。下連后,班長和他談了一次心:“雖然是汽車兵,但只要心里裝著一片海,就一定能干出波瀾壯闊的業(yè)績。”這句話,王世紀一直記在心里。
“怎樣才算心里裝著一片海?”
班長笑著回答:“能力素質先跟上我、超越我。”
特種駕駛,實現(xiàn)準確漂移有難度,王世紀和這個難題杠上了??嗑毤忧删殻K于有了收獲——引擎聲響起,他駕駛自重5噸多的運輸車,一個漂移,穩(wěn)穩(wěn)停在距離路肩10厘米處。執(zhí)行過幾次任務后,王世紀才真正領悟到班長那句話的深意——只有本領過硬才能不辱使命。
王世紀強烈感受到“海”的波瀾壯闊,是在那一次閱兵中。長安街上,海軍艦空導彈方隊運輸車穩(wěn)穩(wěn)駛過天安門前。閱兵村里,緊盯著屏幕的王世紀,那顆心隨著運輸車組成的藍色迷彩“波浪”一起躍動。外人不知道,劍指長空的導彈方隊,有著王世紀的付出——憑借過硬技術,上級賦予了他把導彈吊裝上運輸車的任務。
那次,距離春節(jié)還有3天,天降大雪,緊急馳援災區(qū)的運輸任務突如其來。
帶領車隊出發(fā)時,他的妻子正抱著孩子坐在火車上。如果沒有這次任務,3小時后他將見到自己還未曾謀面的孩子。
出發(fā)前,他愧疚地撥通了妻子電話:“我要外出一趟,下了車注意安全……”
冰雪路面讓載重行駛的車隊險象環(huán)生,到了目的地,一路緊繃的神經才有所放松。
“被選擇是一種信任與榮耀。”回來后,他這樣對戰(zhàn)友說。
一轉眼,距離登艦又過去了一段時間,王世紀更加忙碌。他時常會想起那片海。他知道,在那片海的深處,有他和更多戰(zhàn)友的使命與任務,需要不懈努力、加速奔跑。
這時,他覺得,心里已經有了一片海。
讓“熱愛牌”發(fā)動機馬力十足
■解放軍報記者 許 敏 通訊員 李 芮

海軍某訓練大隊開展山路駕駛科目訓練。袁得軍攝

王世紀(左一)在教練場開展車輛排故保養(yǎng)實車教學。唐家起攝
學兵結業(yè),已返回各自單位。按說,海軍某訓練大隊教員、一級軍士長王世紀該松口氣了。結果,他更忙了。
上午,王世紀帶著教學骨干來到訓練場,展開特種車輛駕駛訓練。8輛運輸車快速駛來,進行“S”形穿插,后車車頭幾乎頂住前車尾部……“給人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剛好利用這段時間,提升一下教學骨干自身的駕駛技術。”王世紀說。
下午就是年終訓練考核。揮汗如雨之后,王世紀又將一個“優(yōu)秀”收入囊中。
“眼里有干不完的活,身上有使不完的勁。”這是該大隊某隊教研室王主任對王世紀的印象。20多年來,這一印象已深深刻在王主任和其他戰(zhàn)友的心里。言及此,王世紀笑了,他說:“我這臺‘發(fā)動機’是‘熱愛牌’的,永遠馬力十足。”
熱愛,就是“把每件事干到極致”
20多年前那個晴朗的冬日,王世紀應征入伍。
軍旅的初體驗,讓王世紀振奮不已。“我喜歡這里,要一直干下去!”
王世紀不知道,這種樸素而純粹的熱愛,會隨著時間推移變得更加濃厚,進而讓他“把每件事干到極致”。
王世紀個子高,體能又好,新兵連時一直是排頭兵。被問及今后的想法時,他的回答毫不遲疑:“我要跟專業(yè)最厲害的班長!”
王世紀如愿以償。“最厲害”的班長不僅在駕駛技術上精益求精,講課施教的方法也很靈活。
“單雙邊橋”科目,老班長邊說邊示范:“這個科目看著挺難,其實有一定技巧,就是找好基準線,然后一直向前平移。”
這句話讓王世紀咂摸出了另一種味道:當個好兵,何嘗不是這樣?從此,老班長成了他成長的“基準線”。
這種“平移”似乎一直沒停——從開小車到開運輸車,再到開客車、吊車,在“把每件事干到極致”中,他一直向前——入黨、當班長、選晉軍士。
那一年,單位修繕營房,需要把一根天線從房頂?shù)亩纯诘跹b進室內,與室內的底座對接,可洞口只有一個成年人的巴掌大。王世紀坐進了駕駛室,緩踩踏板,輕推操作桿……吊車的吊臂像靈巧的手指,穩(wěn)穩(wěn)勾著天線送入房頂?shù)亩纯冢c底座成功對接。
“專注于眼前每一米。”靠著這一點,“什么車都能開”的王世紀成為該單位一名教員。
時代在挑選人,也在淘汰人。軍隊改革的大潮,一次次把走與留的課題擺在官兵面前。每一次,王世紀都留了下來。“有沒有想過也可能離開部隊?”聽到記者的問話,王世紀眼神澄澈:“干好事就行了,其他沒想那么多。”
“車輛儲氣筒出現(xiàn)問題,他用一根小棍一搗鼓,車就能繼續(xù)開。”“所有教學科目他都能教,大項任務他幾乎全上過……”聽著戰(zhàn)友對王世紀的介紹,記者心中敬意油然而生。
訓練場上,記者再次見到王世紀。他身后十幾米處,一名學兵正駕車經過。沒有回頭,他就對身旁另一名教練班長說:“后面這輛車換擋早了,講評時給學兵提醒一下。”
熱愛,讓人“道遠不阻,敢越山川”
“他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站在那里,就能讓人心安!”采訪中,一名學兵這樣說。
聽到眾多類似的評價,王世紀語氣平靜:“我就是一個兵,只不過比大家琢磨得多些。”
對這些年自己的進步,王世紀將原因歸結為兩個字——熱愛。而熱愛,讓人“道遠不阻,敢越山川”。
那一年,上級突然下達緊急吊運任務。當時,會操作吊車的人都在外執(zhí)行任務,遠水解不了近渴。
躊躇之際,營長看到了人群中的王世紀:“這車你開得了嗎?”
“能!”王世紀回答。但營長心里沒底:王世紀這種車開得少,他能完成任務嗎?
吊裝用時4個多小時。王世紀越操作越熟練,營長懸著的心落了地。
完成任務的王世紀很開心,原因是“摸到了平時很少摸到的吊車,琢磨通了操作方法”。別人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他曾仔細留意過老班長的操作。
“越是有難度,我就越有動力。”面對新事物,王世紀總有一股一探究竟的激情。
那年隆冬,單位將正在休假的王世紀召回,讓他帶領滿載物資的車隊緊急趕往災區(qū)。路途遙遠,加上落雪成冰,路況復雜,車隊行駛險象環(huán)生。
途中,王世紀多次下車了解冰面情況,據(jù)此不斷調整車速,終于找到了路況與車速的最佳契合點,帶領車隊安全抵達災區(qū)。
回到單位后,他第一時間復盤行車過程,總結冰雪路面駕駛技巧并分享給戰(zhàn)友。
這種“障礙翻越”,王世紀已習慣成自然。新型特種車輛剛列裝,王世紀弄不懂就不罷休;回家休假,遇上朋友新買的大型運輸車,他邊請教邊琢磨;外出比武,他用心記下兄弟單位的先進做法……
王主任還記得那一天。他剛想上床休息,王世紀敲開他的門,提出組織車輛特種駕駛示范隊的構想。
“教學工作也應該向戰(zhàn)而行。”王主任至今記得王世紀說話時的那種激動,“部隊是要打仗的,車輛特種駕駛訓練能讓駕駛員有效應對戰(zhàn)場上的復雜情況,應該早做準備。”
這一想法得到上上下下一致認可。很快,示范隊組成,一個個對接戰(zhàn)場的科目在王世紀牽頭下練得有聲有色。
熱愛,就努力去成就更多的“我”
“站立行走,動作仍像新兵一樣一板一眼。”“語速適中、語調平和,講話講課思路清晰。”“工作中,喜歡琢磨且一絲不茍。生活中成熟穩(wěn)重像鄰家大哥,有親和力……”
問起“和王世紀相處是一種什么體驗”,學兵們有很多話要說。
“聽王教員的課,心里沒有太大負擔。”學兵萬磊對記者說,先前的培訓中,有的教員常用學兵在訓練場上出現(xiàn)的問題作為例子,雖然是就事論事,但在學兵心里,壓力很大。“王教員不同,舉的例子絕大多數(shù)是以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他根本不怕露糗,讓人倍感親切,也更容易入腦入心。”
“一次在冰雪路面上開車,一個轉向后,車輛打滑開始‘之’字形漂移,對面來車都停住了……那一刻,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安全駕駛課上,王世紀分享自己這段經歷。
王世紀輕拍胸口似乎心有余悸,讓學兵們仿佛身臨其境,也把相關知識點牢記于心。
“我喜歡往年輕人堆中扎,了解他們的想法和特點后,備課授課才更對他們胃口。”王世紀說。
一次,上級配發(fā)了年輕戰(zhàn)士喜愛的點唱機。大家沒想到,不久后,王世紀也成了眾多“歌者”中的一員。
歌聲共振,學兵們對王世紀也有了更多了解。
“王教員帶我們只有幾個月,但這幾個月里,他恨不得把自己會的都教給大家。”學兵黃猛告訴記者,這不是一個人的感覺,而是大家的共同感覺。
漸漸地,小到家長里短,大到進退走留,這些事,不少年輕人都愿意聽一聽王世紀的意見。
戰(zhàn)士劉亞鵬服役期將滿,因為家庭原因,一度動了離開部隊的念頭。
他來找王世紀,王世紀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幫他分析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一番談話后,劉亞鵬解開了心里的疙瘩。如今的他,已成長為分隊長。
“我見過王世紀發(fā)火。”王主任記得那是一個夏日午后,原因是學兵上課所需的器材沒有保障到位。課后,王世紀又找到被批評的帶隊骨干談心,這名骨干說:“王教員的批評,是為了我好。我認!”
“什么時候能達到王教員的水平就好了!”隨著彼此了解的增多,很多學兵從王世紀的經歷中找到了自身努力的方向,開始將王世紀當作“基準線”。
聞知此事,王世紀很開心:“大家都能超過我,才能證明我這教員當?shù)貌诲e”。
熱愛,向著“大海的方向”繼續(xù)追夢
那輛車,還停放在營區(qū)車庫的角落里。王世紀閉著眼就能說出車內的情形。駕駛室里,放著他手工做的雜物盒。
那輛車已經“退休”封存,成為他記憶的一部分。在那輛車上打過的每一圈方向,都記錄著他的青春和奮斗。
晝夜交錯、四季更迭,王世紀已在這里度過了20多個春秋。這里,成了他的第二個家。
營區(qū),在他心中是立體的。哪些路面下有管道,哪個地方發(fā)生過怎樣的變化,王世紀了然于胸。
王世紀沒有意識到,自己,也已經成為這個營區(qū)的一部分。
看到有人行車時單手握方向盤,就一定會在講評中強調養(yǎng)成良好習慣;車場日保養(yǎng)車輛,總會過去盯著;戰(zhàn)友的體能有所下降,會主動靠上去拉一把……
課堂上,他探索的步子也越邁越大。這些年,他主動對接部隊需求,調整教學內容和考核標準;教學方向從通用駕駛技能培訓,一步步轉向與實戰(zhàn)應用緊密結合;面向未來戰(zhàn)場,他堅持教深一層,針對性越來越強;借著外出交流機會,他一次次為其他單位傳經送寶……
每天的付出,看似輕巧得像蝴蝶振一振翅膀,只有在后來,才看得出這種“振翅”的能量。
從教多年,王世紀帶出的一茬茬學兵,已遍布大江南北的各個海軍點位,很多人已成為骨干。
訓練場上,王世紀仍會時不時隨著學兵駕駛車輛的移動跑上幾步。這讓記者突然想到了他講的往事——小時候,他們村有一輛別的村沒有的解放牌卡車。卡車起步時,王世紀總喜歡和小伙伴們追著車跑……
如今,20多年過去了,營區(qū)里的王世紀似乎還是那個追風少年。只不過,他追尋的已是大海的方向。
“被部隊需要,是我最大的榮耀。只要部隊需要,我就一直堅持干下去。”王世紀說。
擦亮“老兵”和“好兵”的銘牌
■耿 征
功以才成,業(yè)由才廣。高級軍士作為基層部隊建設的“頂梁柱”,軍齡長、經驗多,在打贏未來戰(zhàn)爭中作用舉足輕重。進入新時代,必須準確把握高級軍士角色定位,讓“老兵”不斷豐富“好兵”內涵,在練兵備戰(zhàn)中發(fā)揮出更大作用。
高級軍士都曾經歷過“千錘百煉”。兵的定位,決定了高級軍士必須時刻緊盯能打仗、打勝仗,以更高標準開展工作。很重要的一點,是處理好榮譽與進取的關系,不能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而要保持頭腦清醒,不斷根據(jù)戰(zhàn)場需求攀登新高峰、爭取新榮譽,在提升戰(zhàn)斗力貢獻率中繼續(xù)擦亮“老兵”和“好兵”的銘牌。
經驗豐富是高級軍士的長處和部隊的財富。經過幾十年磨礪,高級軍士在一些方面已經“站在前人肩膀上”。這個階段用其所長,引導他們積極探索相關領域的“無人區(qū)”,挺進其所在領域的“新藍海”,更容易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而實現(xiàn)部隊戰(zhàn)斗力建設的躍升,充分體現(xiàn)出他們的價值。
保持兵之初的勁頭,是高級軍士有所成就的“來路”。繼續(xù)保持兵之初的勁頭,能讓高級軍士持續(xù)保持對工作的激情及對戰(zhàn)友的凝聚力,從而輻射帶動更多官兵向自己看齊,使部隊戰(zhàn)斗力建設提質增效。
部隊的基礎在基層,基層的基礎在士兵,士兵的中堅在軍士。高級軍士作為軍士隊伍的“金字塔尖”梯隊,更應高度重視。一方面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讓他們唱主角、挑大梁,另一方面則要強調“自律者遠”,引導他們強化自我要求,在追求卓越過程中,奠定迎接更多新機遇與新挑戰(zhàn)的堅實基礎。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