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長廊展板上,一張張照片吸引了學員們的目光。
“這是那天授銜儀式,我與李沛文在互相整理軍容……”在近百張照片中,新學員鄧梓賦欣喜地看到了自己的身影,迫不及待地與身旁戰(zhàn)友分享。
10月中旬,陸軍特種作戰(zhàn)學院2023級學員順利完成新訓,大隊為他們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我與建軍一百年有個約定”的攝影展。軍旅之初的“一道杠”,像是一條起跑線,歷經(jīng)蛻變的學員們此刻正蓄勢待發(fā)。
從第一次緊急集合時的手忙腳亂,到百里行軍途中的咬牙堅持;從雨中攀爬時的狼狽不堪,到格斗刺殺時的凌厲眼神……透過一幅幅影像作品,學員們看到勇敢與堅韌,感受光榮與夢想。眼前的展板如同一本影像日志,記錄新訓時光中的成長瞬間,定格特戰(zhàn)青春的第一抹色彩。

授銜儀式上,學員莊嚴宣誓。黃君輝 攝
榮耀時刻
為榮譽而戰(zhàn),為使命而拼
攝影展現(xiàn)場,李泰安站在一幅名為《成人禮》的作品前,久久凝視。照片中,他和另一位學員程宇軒并肩而立,面向軍旗舉起右拳。
堅毅的面容,炯炯有神的雙眼,看到如今脫胎換骨的程宇軒,李泰安由衷為他感到高興。蛻變,源于一個多月前的那次戰(zhàn)術(shù)小比武。
“59秒,一小隊出局!”
聽到自己成績那一刻,程宇軒并不驚訝,但沮喪的情緒依然涌了上來。
課堂小比武是戰(zhàn)術(shù)課的高潮,以往每個特戰(zhàn)小隊都會派出最優(yōu)秀的隊員進行比拼。然而,這節(jié)課臨時變換了規(guī)則,改為由教員隨機指定代表,誰最快通過組合障礙,則該隊員所在小隊獲勝。
當自己的名字被點到時,程宇軒心里一顫。作為小隊里體型最大、底子最薄的人,每次戰(zhàn)術(shù)小比武,他都靜靜地坐在角落為戰(zhàn)友鼓掌,從來沒想過自己也有機會上場。
結(jié)果自然在意料之中。盡管已經(jīng)咬著牙使出全力,程宇軒還是最后一個到達終點。迎著戰(zhàn)友們的目光,他灰溜溜地跑進隊伍中,雖然臉紅到了脖子根,但還是努力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情。這一切,身為小隊長的李泰安都看在了眼里。
深夜,李泰安來到儲藏間,他知道程宇軒心情不好時會躲在這里。在程宇軒身旁坐下,李泰安開口道:“給你講講我的老連隊吧!”
來軍校前,李泰安在陸軍某榮譽連隊當兵。剛?cè)胛闀r,面對高強度訓練,他一時吃不消,有些心灰意冷,直到遇到他的排長。
“我的排長也是從咱們學校畢業(yè)的,他什么都要爭第一。剛一開始,我很看不慣那種寫在臉上的渴望。”李泰安說。
一次武裝越野考核徹底改變了李泰安對排長的看法。那次考核要記集體成績,有兩位戰(zhàn)友在突降的急雨中體力不支。到了最后沖刺階段,排長怒吼一聲,背起他們的槍沖進了風雨。排長的身影越跑越遠,背影在李泰安的眼中卻越來越高大……
“他教給我最重要的一課是,軍人要為榮譽而戰(zhàn)、為使命而拼,除了勝利別無所求。”為了稱得上是榮譽連隊的兵,李泰安努力改變自己、突破自己,最終考取了軍校。
聽著李泰安的講述,又想到自己離家時立下的志向,程宇軒陷入沉思。
“小隊長,我再來一次!”那晚過后,李泰安發(fā)現(xiàn)這句話幾乎成了程宇軒的口頭禪。每次爬戰(zhàn)術(shù),程宇軒都要練到迷彩服濕透、渾身力竭才肯停下來。剛開始他進步很慢,每次訓練最多只能比上回快兩三秒。但是,即便成績提升并不明顯,程宇軒也只是一邊笑著,一邊再來。
變化,不僅僅是體現(xiàn)在戰(zhàn)術(shù)課上。被子疊得慢,程宇軒就每天提早起床半小時練習;單杠上不去,就每晚做兩百個俯臥撐再睡覺……“因為有了目標,就不再對什么都無所謂了。”李泰安見此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在小比武中為自己隊伍贏得勝利那一刻,程宇軒開心得吶喊出來,和李泰安緊緊擁抱在一起。新訓結(jié)束時,他整整瘦了35斤,多項訓練課目達到良好以上水平,被評為“新訓標兵”。
大家都說程宇軒“重生”了,但李泰安知道,榮譽是軍人的第二生命,成長為一名合格軍人,離不開進取的心。
“無論逆境或坦途,永遠不要停下前進的腳步。”表彰當天,程宇軒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
超越時刻
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
豆大的汗珠布滿額頭,面部因痛苦而扭曲,高空中新學員奮力地攀著繩索。
這張抓拍照片,出自學員姜良男之手。他在兩個月的新訓中拍攝了數(shù)百張照片,卻分外中意這張《決不放棄》。究其原因,與他心中的一個遺憾有關(guān)。姜良男說,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他真想再回到那天,用盡全力喊出“決不放棄”。
姜良男入伍前是國家二級游泳運動員,他不僅可以輕松應對新訓期間的體能訓練,甚至還主動幫帶其他學員加練。這天,攀登課目考核,成績優(yōu)異的姜良男決定向去年的新訓攀登紀錄發(fā)起挑戰(zhàn)。
計時開始!只見姜良男向上一躍,雙腳踩定后,蜷身、蹬直、再踩……前幾米都非常順利,不到10秒鐘就已經(jīng)完成了一半。
正當姜良男準備全力沖刺,手上一陣強烈的刺痛直通大腦。因為發(fā)力過猛,他右手上的一塊老繭被粗糙的麻繩連皮帶肉撕了下來,頓時血紅一片。
姜良男想強忍疼痛繼續(xù)攀爬,但是傷口讓他不敢再使勁發(fā)力。一只手精疲力竭地攀在繩子上,看著前方近在咫尺的終點,他感到無力和挫敗。
“要不要打報告下降?”此刻,教員的詢問像一株“救命稻草”。
“報告。”姜良男的聲音幾乎微不可聞,但還是落到了教員的耳朵里。
剛剛降落,教員的話給了姜良男一記重錘,直搗心窩。“有血性的軍人才能上戰(zhàn)場。如果打起仗來,受了一點傷就可以下場嗎?”
拿到成績單,看到一堆“優(yōu)秀”中間夾雜的一個“不及格”,姜良男臉上寫滿了懊悔和羞愧。“這次考核讓我明白自己少了那一股血性,但人要越挫越勇,我一定會加倍努力。”他堅定地對教員說。
之后野外拉練,姜良男主動申請加入尖刀班。天剛破曉,他就提早出發(fā)偵察探路;夜深時分,他仍然伏在案頭研究地圖和路線。行軍急、節(jié)奏緊、任務(wù)重,全程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姜良男始終未言放棄。
最后一天50公里夜路奔襲,姜良男帶領(lǐng)尖刀班沖在前面,為隊伍開路。經(jīng)過幾十天的訓練,姜良男腳上早已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水泡。為了不掉隊,他隨身帶著一根針,中途休息的時候就把水泡挑破。等到終點時,姜良男腳掌已經(jīng)血肉模糊。
“疼嗎?”教員關(guān)切地問。
“沒事,教員,我不會讓疼痛阻擋前進的腳步。”姜良男笑著說。
回看新訓時光,大家都遇到過痛苦和挫折,也留下了一些遺憾。但是,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年輕的學員們得到血性的淬煉。一往無前、奮勇沖鋒,在不斷超越的過程中,他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陸軍特種作戰(zhàn)學院新訓學員進行攀登訓練。 姜良男 攝
聚力時刻
心在一起,夢在一起
徜徉于校園文化長廊,學員鄧君如驚喜地發(fā)現(xiàn),自己和小隊成員在拔河比賽中與對手膠著的瞬間被記錄了下來。之后,她特意找到拍攝者將照片打印出來,把它和成員們共同取得的獎杯擺在一起。
鄧君如剛到學校時,很少和身邊人交流。她習慣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相信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新訓期間,鄧君如在戰(zhàn)備拉動訓練中的表現(xiàn)十分突出。無論緊急集合哨在何時吹響,她總能立馬從床上跳起,利索地打好背包,幾乎每次都第一個沖到集合地域。
“特種兵執(zhí)行作戰(zhàn)任務(wù)大多是以小隊的形式,一個小隊應該團結(jié)得像一個人!”戰(zhàn)備訓練課進行到中期,教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小隊中所有成員必須全部到達集合地域才算成績有效。
鄧君如感覺自己被束縛住了手腳。她仍是第一個打好背包,但只能焦急地在走廊上張望,一邊擔心其他小隊是不是已經(jīng)集合完畢,一邊期望隊友們可以再快一些。
一個周末,鄧君如剛將迷彩服泡進水里準備清洗,耳邊就傳來了緊急集合的哨聲。她沖回宿舍,看到大家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正匆忙地整理自己的背包和裝具。
“誰有多的迷彩服嗎?”望著爭分奪秒的隊友,這個簡單的問句,像是卡在了鄧君如的嗓子眼,怎么也問不出來。她強迫自己鎮(zhèn)定下來,決定先打好背包再去把迷彩服撈出來,想著濕迷彩也不是不能穿。
宿舍里,一身“短打”的鄧君如,很快引起了大家注意。小隊長張博熙童翻出一件迷彩上衣遞給她,上鋪黃智嫻又補上了一條迷彩褲。
看到憑空出現(xiàn)在自己手中的一整套迷彩服,鄧君如愣住了,被小隊長推了一把才回過神。她飛快地將衣服套在身上,跟著隊伍奔向了集合點。
那天回到宿舍,鄧君如想了很多。上軍校以來,她只專注于快速提高自己的能力,但在看到隊友伸過來的那只手時,她被一股溫暖的力量打動。
又一次緊急集合,鄧君如照舊第一個打好背包。但和以往不同,這次她沒有直接沖出宿舍。隊長張博熙童正幫著其他隊員整理裝具,看到還在一旁的鄧君如,笑著沖她喊:“快來啊,搭把手。”
鄧君如松了口氣,迅速幫動作慢的戰(zhàn)友拿取用具、調(diào)整背包,直到所有人準備完畢。這一次,盡管不是第一個到達集合地點,但她眼中有了掩飾不住的笑意。
新訓期間,鄧君如和隊友日漸從陌生變得親密。她們把心擰成一股繩,不僅取得了拔河比賽的勝利,還完成了一個個以前從未遇到的挑戰(zhàn)。
“特戰(zhàn)尖兵,英姿颯爽,乘風破浪,揚帆遠航!”每天,鄧君如和隊員們喊著口號,迎著晨曦向前奔跑。朝霞漸漸染紅了東方的天際,也映紅了他們的臉頰。和戰(zhàn)友們一起并肩前行,隊伍里的學員越跑越快,越跑越遠。

新訓學員正在進行拔河比賽。趙錦雯 攝
(來源:解放軍報 王正付 趙錦雯 黃現(xiàn)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