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四分沒有意義,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2015年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戴明盟駕駛著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率隊從天安門廣場上空飛過,首次亮相閱兵式接受檢閱。
“決不允許梯隊有任何誤差,要像釘子一樣釘在天空。”空中編隊訓練一開始,戴明盟就對大家提出了嚴格要求。
艦載戰(zhàn)斗機空中梯隊,所在機場距離天安門廣場最遠,這意味著他們飛行時間最長,氣象條件最復(fù)雜。“空中閱兵指揮部制定了一個標準,五機編隊要求每一架飛機之間的間隔和距離是25米×25米、正負2米,長機達到預(yù)定目標點上空,左右偏差不超過20米,時間誤差是不超過兩秒,這是五分的標準”,當問到三分、四分的具體標準時,戴明盟說:“不記得了,因為三分、四分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這僅僅是閱兵指揮部的標準,空中梯隊自己的標準是什么呢——通通再提高一倍,距離間隔是正負1米,長機左右偏差不超過10米,時間誤差正負一秒。

戴明盟和年輕飛行員在一起。解放軍報記者欒鋮 攝
戴明盟說:精準、守紀、零容忍,可能艦載機飛行員天生就有一種吹毛求疵的“毛病”。至于原因?他描述了這樣一種狀況——
在完成長時間飛行和艱巨作戰(zhàn)任務(wù)后,飛行員準備著艦,此時他的身體已經(jīng)非常疲憊,可能餓了,可能渴了,可能困了,甚至可能想上廁所了,可是他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完成最難的著艦任務(wù)。因為一旦失敗,艦載機就變成了砸向甲板的“炸彈”。
這時候,飛行員要忍住所有不舒服,瞪著一雙充滿血絲的眼睛,駕駛著時速200公里的飛機沖向甲板!要想讓飛機在極短距離內(nèi)用極短時間停下來,就必須讓尾鉤精準地掛住阻攔索,把飛機拉停。
戴明盟形象地打了一個比方:“艦載機飛行員都是數(shù)學家,苛刻的現(xiàn)實條件要求我們的飛行動作必須異常精確,我們的目標就是把飛行技術(shù)練成肌肉記憶。”

戴明盟在飛行訓練中。解放軍報記者欒鋮 攝
采訪接近尾聲時,我們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您還有什么夢想嗎?
他說:我個人的夢想基本上都實現(xiàn)了,因為它都和飛行有關(guān)。我想,也正是因為將生命和海天、使命和祖國,深深地聯(lián)系在一起,我的夢想之光才能照進現(xiàn)實?。?span>記者 李嫻)
(來源:中國軍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