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這個寒冬有點“暖”
恰逢周末,某團支援保障連組織官兵自制火鍋。
指導員張濤一邊將蔬菜下進鍋里,一邊感慨:“為官兵專設的高原飲食方式,讓大家不僅吃得好,更吃得健康。”
餐后,官兵走進帳篷搭成的營野戰(zhàn)文化俱樂部,賽車模擬機、投籃機、唱吧、野戰(zhàn)影音系統(tǒng)、VR游戲室應有盡有……
俱樂部外冷風刺骨、漆黑一片,俱樂部內(nèi)卻溫暖如春、燈光璀璨。在這里,官兵可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娛樂項目。上等兵宋陽說:“每當走進俱樂部,就忘記了自己正身處高原。和戰(zhàn)友們一起高歌一曲、一同玩闖關游戲,訓練一天的疲憊轉眼間煙消云散。”
“受限于客觀條件,高原生活難免寂寞乏味,合理適度的文化生活能有效緩解官兵身心壓力。”該師領導認為,時代更迭,不能一味通過教育讓官兵去適應高原,而要從新生代官兵的喜好入手,主動作為、改造環(huán)境,讓苦寒之地暖起來。
一個周末,宋陽一連參加了“街機爭霸”“雪域好聲音”“投籃大比拼”3場比賽。寬大的俱樂部里人頭攢動,大家排著隊一試身手,茫茫雪野上回蕩著官兵的歡聲笑語。
該師領導介紹,關于過冬保障,他們既有規(guī)范好的“標準動作”,也有各單位的“發(fā)揮空間”,通過“百花齊放”實現(xiàn)“春色滿園”,進而促進部隊建設水平整體躍升。
某合成團政委蒲城棟介紹,他們?yōu)榛鶎优鋫淞?ldquo;云點播”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野外條件下“營有服務器、連有終端機、班有點播臺”,資源得以共享,官兵在課余時間點播音視頻文件,把“無網(wǎng)”變成了“有網(wǎng)”。
“機關通過定期后臺更新,讓大家即使人在高原,也能觀看流行大片。”該團宣傳保衛(wèi)股股長劉今平說,“不點播時,還可收看幾十個電視頻道。這一創(chuàng)新舉措,收獲了基層官兵滿滿的點贊!”
心里感受著溫暖,某團“95后”戰(zhàn)士張文學說:“駐訓地不通網(wǎng)絡,一開始感到生活像被按下了暫停鍵,如今團里不斷豐富起來的文化生活,讓我們能夠與時代同步,讓我們不再孤單。”
不向環(huán)境低頭,敢于改變生活,是新生代官兵最明顯的“特征”。
他們絕不會錯過每一次下山拉運物資的機會。每當駕車到山下拉運物資,某團駕駛員梁成強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把戰(zhàn)友的“囑托”帶回來。有吃的,有用的,有的是幾封家信,還有一些他從未見過的“新鮮玩意兒”。每當看到大家圍過來各取所需,梁成強特有成就感。
“大雪能封住山、封住路,封不住官兵的火熱情懷。”某合成團政治工作處主任金鑫說。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人跡罕至的“生命禁區(qū)”,因新生代官兵的到來而生機盎然:一排排整齊排列的保溫房猶如村落一般被冰峰環(huán)繞,屋頂上成片的光伏發(fā)電設備輝映著陽光,火爐內(nèi)的青煙裊裊升起……官兵們往來其間,臉上帶著笑容。
就在春節(jié)前,該師數(shù)百份榮譽證書從高原飛到官兵家中。他們還指派專人,把10余名榮立個人二等功官兵的證章送到他們的家鄉(xiāng),讓官兵們倍感溫暖、備受激勵。
“媳婦兒,今年我和兄弟們在戰(zhàn)位過年!”某團二等功榮立者、四級軍士長儲明亮在電話中得知家人收到了喜報,高興地說道,“這邊條件很好,不用擔心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