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軍第七十七集團軍某陸航旅飛行員張尚年——
“孤島”救援,一個不能少
“白馬鄉(xiāng)160余名群眾被困,急需空中救援。”8月20日上午10時,我接到命令,前往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白馬鄉(xiāng)緊急救援被困群眾。
接到任務時,我對災情有一個大致預判,白馬鄉(xiāng)很可能已經成為一個“孤島”。因為情況和2013年四川省蘆山地震中的太平鎮(zhèn)極為相似,通信中斷、道路中斷。
生命救援,黃金72小時特別寶貴。我和戰(zhàn)友駕機即刻出發(fā),90分鐘后,機組冒雨降落在平武縣人民政府廣場。縣應急管理局局長焦急地介紹情況:“村民都困在里面,其中還有很多傷病員和老人,打通空中生命通道是唯一選擇。”
從縣城到白馬鄉(xiāng),救援機組要經過被當地人稱為“風暴嘴”和“鬼門關”的兩道險要山谷,陰沉的天空小雨連綿,山間氣流變幻莫測,直升機貿然進入可能會遇到較大危險。是不顧一切救人,還是確保自身萬無一失?作為參加過多次搶險救災任務的老兵,我想起了每次行動中受災群眾對人民子弟兵期盼的目光,這給了我定下決心的勇氣:克服困難,隨時準備起飛!
20分鐘后,救援機組在雨幕中升空起飛,載著救援物資向“孤島”挺進。
“能見度不足2公里,有降水、輕霧。”坐在臨時指揮所內,一道道信息通過電臺傳來,雖然僅有15分鐘的航程,但每分每秒對我們來說,都是考驗、煎熬!
“1號,731不具備著陸條件,是否返航,請指示!”
白馬鄉(xiāng)的情況,遠比預想的復雜得多。洪水肆虐,斷壁殘垣,找不到適合著陸的地方。但這時如果返航,翹首以盼的被困群眾怎么辦?
“731繼續(xù)加強觀察,做好物資空投準備!”在與機組成員商量后,我們決定冒險采取低空懸停的方式,將食品、醫(yī)療品等物資投放下去,成功完成了首次救援任務。
洪水不退,救援不停。接下來的3天時間,我們一次次迎險逆行,把急需物資送進災區(qū),將重傷病員、老人、婦女、小孩轉運至縣城。此次任務,我們整個機組緊密配合、忙而不亂,累計成功空投10余噸物資,轉運50余名受困群眾。
(彭小明 趙云橋 整理)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