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無言戰(zhàn)友”相伴的日子
在祖國的萬里邊關,戍邊官兵有這樣一群特殊的“無言戰(zhàn)友”——軍馬、軍駝、軍犬、牦牛……在官兵練兵備戰(zhàn)、戍邊巡邏的日子里,這些“無言戰(zhàn)友”默默陪伴,見證著官兵扎根邊防,建功軍營的無悔青春。在邊防軍人心里,它們是親密的戰(zhàn)友,忠實的伙伴,有時候甚至是一起沖鋒陷陣的生死兄弟。
本期《士兵面孔》,讓我們一起走進邊關,聆聽邊防戰(zhàn)士與這些“無言戰(zhàn)友”之間的感人故事。
——編 者
守護軍馬
■樊文斌 文明

【人物名片】倉洛加才讓,西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旅玉樹獨立騎兵連中士,先后5次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榮立三等功1次。
初冬的巴塘草原,寒風呼嘯。遼闊的草原上馬群奔騰,戰(zhàn)馬的嘶鳴聲傳向天際……
不遠處的開闊地上,120米的劈刺道兩旁,豎著高低不同的7個靶標。“發(fā)進!”隨著連長尼都塔生的一聲令下,中士倉洛加才讓駕馭著一匹黑駿馬沖上劈刺道,馬蹄生風,鬃毛飛揚,身后揚起一道塵煙……
10米、5米、3米……接近目標,只見他利落地拔出锃亮的雙刀,左刺右劈、刀起靶落,一整套動作行如流水,彪悍十足。
“服了!姜還是老的辣……”坐在待考區(qū)的戰(zhàn)友一個個驚嘆不已,由衷欽佩。
倉洛加才讓現(xiàn)任玉樹獨立騎兵連軍馬勤務班班長。他個頭不高卻很壯實,那黝黑的臉龐、鼓脹的肌肉、深沉的聲線,讓他渾身散發(fā)著自信、勇敢和陽剛的氣息,藏族男子粗獷、豪爽的性情特征在他身上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軍馬勤務班遠離連隊,常年駐守在海拔4200多米的雪域高原,擔負著照料全連軍馬的任務。7年前,倉洛加才讓剛到這里時,面對照料馬匹、打掃馬廄、修剪馬蹄這些零碎活時,還曾鬧過一陣情緒,覺著和自己心中的軍旅夢相差甚遠,可后來發(fā)生的一件事讓他對這些無言戰(zhàn)友有了新的認識。
那次,倉洛加才讓騎著7號馬去放青,奔跑中遇到意外情況,瞬間人仰馬翻,疼得難以呼吸。就在這時,7號馬迅速爬起來,一瘸一拐地走到倉洛加才讓身邊,用鼻子觸碰他的臉。倉洛加才讓意識到,軍馬雖然不會說話,但它們也有感情。
“我要當個優(yōu)秀的軍馬勤務兵,照料好這些‘無言戰(zhàn)友’。”倉洛加才讓后來一有時間就往馬廄跑,拿個小本子把每匹馬的習性特點都記錄下來。“大黑”霸道、“花背心”膽小、“小四號”速度最快……沒多久,他就對全連軍馬的性情特點了如指掌,閉著眼睛光聽馬蹄聲就能叫上馬的名字。
“軍馬有著五六歲孩子的智商,訓練時表現(xiàn)得好,它們就會非常開心,沖鋒時跑慢了也會掉眼淚……”7年間,倉洛加才讓與軍馬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
蒼涼的雪域高原上,一面國旗、一座營院、一片草原、一群戰(zhàn)馬,這就是軍馬勤務班生活的全部。雖然整日與軍馬相依,孤獨相伴,但倉洛加才讓卻帶著班里戰(zhàn)士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他們每天雷打不動地升國旗、出早操、整內(nèi)務、飯前唱歌,那雄渾有力的歌聲,唱出了軍馬勤務班戰(zhàn)士的心聲,“不需要你認識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進,融進祖國的江河……”
寒來暑往,年復一年,巴塘草原上的軍馬換了一批又一批,守護軍馬的戰(zhàn)士走了一茬又一茬,可倉洛加才讓初心不改。他心里清楚,這些無言戰(zhàn)友代表著一個遠去的兵種,為祖國守護好軍馬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只要組織需要,他會一直守護著這些無言戰(zhàn)友,享受著別樣的牧馬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