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不過夜,責任在心間
1997年2月,機務大隊任命曾華榮擔任代理機械技師,這在全團是史無前例的。

不少人有質疑,但是曾華榮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一次跨晝夜飛行準備過程中,他檢查發(fā)現(xiàn)飛機冷氣在2小時內下降了9kg/m2,依據(jù)標準,這算是正常數(shù)據(jù)。但敏銳的直覺告訴他,這其中有問題。堅持著飛機不能“帶一絲隱患”上天的原則,曾華榮決定做進一步檢查。
白天飛行噪音大,難以聽出泄露點。他就等到飛行結束,在夜深人靜的寒夜,把耳朵貼在冰冷的飛機上,摒住呼吸,從機頭聽到機尾,再從機尾聽到機頭……

“找到了!”3個多小時后,他在一個隱蔽的接頭處找到了“病根”,并抓緊時間排除了故障。此時,天空已經泛出魚肚白,參加新一天保障任務的機務人員剛剛入場。
隨著保障飛行場次、架次越多,曾華榮對機組的“嘮叨”也越來越多,“電門復位了么”“保險打了沒”“我再去查一遍”……類似的話語每天都要重復十幾遍。

每每大家嫌他絮叨時,他總說:“干機務就要跟飛機交朋友,‘你對它好,它就對你好;你對它不好,它就對你發(fā)脾氣’,一定要踏踏實實保障,盡可能將故障把在地面!”
每一次保障中,曾華榮都是盡心盡力把關復檢,用一雙粗糙而靈巧的手托舉戰(zhàn)鷹安全高飛。他維護的飛機曾連續(xù)八年被評為“樣板機”,飛行員們都說:“老曾維護的飛機,我們飛著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