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邊衛(wèi)國
“傳承鋼刀精神,爭當戍邊鋼刀!”每天,這樣的宣誓聲都會在“鋼刀連”野外駐訓營區(qū)響起。原指導員郭昊坤這把“鋼刀”,在緝毒任務中首次“出鞘試刃”。
2012年,郭昊坤帶領(lǐng)中隊的18名官兵赴西南邊陲,配合當?shù)毓簿珠_展“公安武警聯(lián)合綜治行動”。一天深夜,郭昊坤本已上床休息,突然接到公安局來電,通知一名毒販逃到了附近村子里。
郭昊坤立刻起床,叫醒5名戰(zhàn)友迅速趕到事發(fā)地。為了不打草驚蛇,他們摸黑前進,官兵們潛伏到毒販家窗臺下時,透過窗戶郭昊坤看到毒販毒癮犯了,正在揮舞著一把水果刀亂砍。
擔心毒販家人受傷,沒有絲毫猶豫,郭昊坤直接踹開門沖了進去。他用警棍狠狠打掉毒販手中的水果刀,干脆利落地將毒販摁倒在地。
“說沒有后怕是不可能的,毒販毒癮上來了什么事都做得出來。”回憶起當時的情形,郭昊坤至今心有余悸,“但當時哪想這么多?任務第一,顧不得自己了。”
駐扎在西南邊陲,一中隊守護著祖國的邊境口岸。邊防線上情況復雜,去年,接到命令,中隊隨即從蒙自營區(qū)轉(zhuǎn)戰(zhàn)邊境,面對復雜情況寸步不讓,一守就是400多天。
除了生死,中隊官兵也會面臨金錢的考驗。2016年至2017年,一中隊奉命赴深圳皇崗口岸擔負執(zhí)勤任務。班長盧學良上洗手間期間,兩名水客(意為走私犯)尾隨在后。被發(fā)現(xiàn)后,他們從兜里偷偷摸摸掏出一張銀行卡,塞到盧學良手里。
“兄弟,我知道你是當兵的。我們這里有一批貨,你每天放行,我給你往卡里打錢。”
“不可能!”盧學良立刻拒絕,一把將卡推回去。他皺著眉厲聲警告,“趕緊走,不然把你們交送海關(guān)。”兩名水客灰溜溜逃跑了。
幾乎每名執(zhí)行任務的官兵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但銀行卡、手表、手機等沒有一樣東西能讓官兵們動心。水客腐蝕不了官兵們,難免惱羞成怒。有一次,時任中隊長羅沅拒絕了一名水客塞來的紅包。眼看著要被查出問題,水客登時紅了眼,掏出匕首惡狠狠地威脅執(zhí)勤官兵,他們當即疏散人群,形成包圍圈。羅沅挺身上前,徒手擊倒水客,將其一招制服。
守護平安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別人眼里看似浪漫,對一中隊官兵來說,卻只有一個解讀:任務十萬火急。
2014年,香格拉里發(fā)生泥石流災害,一中隊奉命緊急馳援。盧學良記得,接到任務時是一個天氣晴好的下午,日常訓練正進行到打靶一項,但實彈射擊還沒開始突然被緊急叫停。
“盡快收拾東西,馬上集合!”20分鐘后,官兵們就坐上了開往香格里拉的卡車。
抵達災區(qū)前,盧學良想象過很多種場景,但親眼所見仍然讓他震驚。山洪吞沒了村莊,房屋被沖垮,“一些受災群眾驚魂未定、瑟瑟發(fā)抖”。
盧學良和戰(zhàn)友們立即投入到搶險救災中,村民們的財物被埋在泥沙里,他們就徒手刨??干炒鼤r又開始下雨,沙子漏出來,把官兵們背上都磨破了。
中隊官兵連續(xù)奮戰(zhàn)八天八夜,終于把受災群眾的物資安全轉(zhuǎn)移,任務完成時,盧學良累得癱倒在河堤上。
今年4月春耕期間,受疫情影響,一中隊駐訓營區(qū)附近村里很多年輕人在外務工,無法趕回來。得知一位老大爺家的甘蔗地無人耕種,官兵們自發(fā)組織起“種地小隊”,利用周末時間,幫大爺種完了甘蔗。
“看到鄉(xiāng)親們的笑臉,就覺得自己做的事特別有意義。”入伍兩年后,00后戰(zhàn)士龍康華對“軍人”兩個字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個被曬得黝黑的“鋼刀連”戰(zhàn)士摸著自己的肩章說,“我們的鋼刀不止是向敵人出鞘,更要守護一方平安幸福。”(記者 鄭天然 通訊員 馬藝訓)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