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輩遺訓,每代要有人從軍報國”
八一建軍節(jié)前,抗戰(zhàn)老兵后人毅然報名入伍
“爺爺當年是抗戰(zhàn)打鬼子的軍人,去世前留下遺訓,家族中每代人至少要有一人去從軍報國。”7月29日,家住成都金牛區(qū)天回鎮(zhèn)的退役軍人周偉東告訴記者,受到家族從軍慣例的影響,以及從小就對軍營生活的向往,今年高中畢業(yè)的18歲女兒周悅,毅然選擇了報名從軍。
“我在網(wǎng)上填報了陸軍和艱苦地區(qū)部隊。”周悅說,她從小就聽過祖爺爺和父親講起軍中故事,“我知道軍營的辛苦,但還是很向往,我做出這個決定也得到了家人和小伙伴的支持。”
祖輩抗戰(zhàn)
血戰(zhàn)昆侖關受傷
7月29日上午,金牛區(qū)天回鎮(zhèn)明月村,屋外陰雨綿綿,周偉東和周悅坐在屋里,翻看家族中的老照片,“這是我祖爺爺,他當年當兵打過鬼子。”周悅拿起一張泛黃的合照說,祖爺爺周海清2017年12月27日去世。
1938年,上前線尋找參軍的大哥的周海清抱著拯救國家與民族的志向,從成都前往重慶加入國民革命軍36軍第5師工兵營第一連,成為一名抗日戰(zhàn)士。
1939年,他參與昆侖關攻堅對日作戰(zhàn)。“昆侖山周圍地形復雜,我們要拔除敵人的每個據(jù)點。”周海清生前曾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采訪,在那場戰(zhàn)斗中,一顆炮彈落在他所在的陣地,由于距離近,他被沖擊波震暈,被彈片擊中,他的幾名戰(zhàn)友倒在了血泊中,“中國軍人死傷慘重,但日本兵最后被打敗了。”最終,這場對日軍發(fā)起的正面攻擊戰(zhàn),中國軍隊取得大捷,重挫日軍王牌第5師團,對其第21旅團予以殲滅性打擊。
報名當兵
得到了家人支持
“我是1996年12月入伍的。”44歲的周偉東說,當年他第一次回家探親時,爺爺周海清表情嚴肅,拍著他肩膀,“囑咐我在部隊好好干,要聽命令聽安排,堅決不能當逃兵。”
翻看當年的軍裝照,周偉東說,當初自己在家中很調皮,“去了軍營后,不僅鍛煉了身體,更磨礪了精神。”
“1999年我退伍回來,爺爺說,要把從軍隊的傳統(tǒng)延續(xù)下去。”他說,爺爺去世前留下遺訓,家中每代人至少要有一個人去從軍報國。
“我從小就覺得爸爸穿著軍裝的樣子很帥。”周悅說,自己平時雖然喜歡畫畫、彈吉他,但性格還是像男孩子,“希望著有一天能穿上軍裝,強健體魄,保家衛(wèi)國,也是在履行祖輩遺訓。”報名當兵的事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我是7月27日在網(wǎng)上登記報名的,填報了陸軍和艱苦地區(qū)部隊,目前正在等體檢和其它流程。”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實習生 金玲 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