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qū)頂樓,一個彌漫著各種消毒水味的房間里,對講機里傳來了急促的話語:“緊急呼叫消供科!感二科正在會診,洗手衣告急,請求立即下送”“呼叫消供科!呼叫消供科!我是感三科,護目鏡馬上用完了,請求支援,聽到請回答”“消供科收到,我們立即下送,請科室相關負責人準備接收”這樣的場景每天不知道要上演多少次。
傍晚的光谷婦幼華燈初上,潮濕的空氣中透著一絲涼意,還記得在離開家鄉(xiāng)站臺悄悄哽咽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要到這次戰(zhàn)役最危險的陣地去,但得知不能在臨床一線,而是在二線科室做輔助的時候,我心中難免有些小失落??剖页踅?,從零開始,困難可想而知。但是想到幾十個小時后就要有上千件的洗手衣和護目鏡要回收和發(fā)放時,沒有時間彷徨,我們用推車一車一車地清除室內(nèi)垃圾,樓層水管未接好我們就到其他樓層一桶一桶打水沖刷地面上的塵土。為了避免弄臟自己心愛的軍裝,我們穿起了配發(fā)的制式雨衣,護理部孔主任還給我們起了一個綽號——“雨衣小分隊”,主任說:“大大的雨衣下藏著小小的身軀,卻藏不住無窮的力量。”有了領導的這番鼓勵,我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會做好本職工作,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講述人梁爽正在進行日常工作。
來自五湖四海,我們團結抗疫。消供科這10人的護理團隊,由多個醫(yī)院的護士長和護理骨干組成,年齡差距近30歲。一線戰(zhàn)友的防護裝備分為三層:內(nèi)層洗手衣(也稱手術衣),中層防護服,外層隔離衣,而我們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在一個僅有幾張大桌子的房間里,幾個姑娘與堆積如小山的洗手衣展開“較量”。平均身高不足160cm卻要每天推著一人多高重達幾百斤的回收車,往返于15個科室之間,把近千件衣褲送到戰(zhàn)友手中。護目鏡反復洗消磨損較嚴重,為了保證一線人員佩戴的舒適性和安全性,我們逐個檢查護目鏡的系帶和鏡面磨損程度,將不合格的篩選出來單獨包裝并做好標記,根據(jù)不同科室的要求和佩戴習慣分別下送至15個科室??此坪唵渭夹g含量不高的工作卻對體力和耐力是極大的考驗。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姑娘們不光配合得越來越默契,還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今天是我們開展工作整一個月,雖然不曾與患者面對面,卻與病毒密切接觸。在我們看來,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洗手衣,而是一線戰(zhàn)友沖鋒的“戰(zhàn)袍”;我們精心挑選的不是護目鏡,而是一線戰(zhàn)友用來抵擋子彈的“鋼盔”啊!這正是我們在這場戰(zhàn)疫真正的價值。
相約春天,相信我們,一定圓滿完成任務,凱旋!
講述:梁爽
整理:孫威、楊繼濤、崔永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