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這些天在戰(zhàn)“疫”一線的所見所聞,記者的突出感受是:抗擊疫情要尊重科學、相信科學,從自己做起,從減少出門、避免聚集、戴好口罩、科學洗手做起。因為在疫情面前,沒有一個局外人,大家共同扛起科學聯(lián)防聯(lián)控的責任。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科學是戰(zhàn)勝疫魔最好的“子彈”
■解放軍報記者 孫興維
今天,我到軍隊支援湖北醫(yī)療隊駐地采訪,一番嚴格的洗消之后,走進電梯間,只見按鍵旁邊放著一盒消毒紙巾,貼了一張粉色的紙,上面寫著“請你不要拿走,電梯按鍵專用,按鍵一次一張”的提示語,讓人看了很暖心。
科學防控,要在科學。到武漢采訪已有10多天,出門采訪前必須做好防護已成為我的習慣,記者所到任何一個單位,量體溫、消毒、洗手是必過的“三關”,看到最多的、聽到最多的就是各種科學防控的要求和規(guī)定了。各支醫(yī)療分隊做防護更是“苛刻”,連穿脫隔離服都成了一個考核課目,考核過關才能上崗。大家見面不再握手、說話不再靠近,在采訪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疾病預防控制科主任范珊紅時,她首先給記者演示了如何科學洗手。她說,“打勝仗、零感染”就是要從細節(jié)嚴起,大家都知道防護的重要性,就怕任務一重就放松了,所以她每天都要派人到醫(yī)護人員聚集的地方盯著,“這種嚴是防控疫情需要,也是確保大家健康需要,必須嚴而又嚴,緊而又緊。”
科學是戰(zhàn)勝疫魔最好的“子彈”。范主任說,防控疫情最重要的就是必須按照科學流程、科學規(guī)范來實施,在電梯間放消毒紙巾只是抓好防護的一個小細節(jié),醫(yī)療隊員在駐地與醫(yī)院之間往返乘車,每次都要消毒,而且人與人要隔開一段距離,全程開窗、戴口罩。
參加過抗擊非典戰(zhàn)斗、從泉州第910醫(yī)院趕來支援的軍醫(yī)洪原城說,當年“小湯山”醫(yī)護人員實現(xiàn)“零感染”,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科學防控。而當時許多群眾比較恐慌,主要是對科學防控了解不夠。相較而言,這次面對疫情,人們的科學防控意識明顯提高了,只要堅持按照科學步驟來做,病毒就難有可乘之機。
綜合這些天在戰(zhàn)“疫”一線的所見所聞,記者的突出感受是:抗擊疫情要尊重科學、相信科學,從自己做起,從減少出門、避免聚集、戴好口罩、科學洗手做起。因為在疫情面前,沒有一個局外人,大家共同扛起科學聯(lián)防聯(lián)控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