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車上的星星為何這么亮
■第73集團軍某旅指導員 鄭哲思
大家知道,我們旅有獨特的慶祝勝利方式。每當我們用導彈擊落一架靶機,會給這輛戰(zhàn)車鑲上一顆星,我們稱它為“勝戰(zhàn)金星”,而每顆星背后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有的星星背后矗立著忠誠的靈魂。
那年冬天,我們的前輩出國學習某型導彈裝備,他們沒有外語和發(fā)射原理基礎,只能白天學習,晚上請中文翻譯開小灶,揉著凍紅的耳朵,搓著僵硬的手,經(jīng)常聽著課堂錄音,趴在書桌上入睡……
雖然學得辛苦,但他們知道,學好了,長的是中國人的臉;學不好,傷的可是中國心!最終,10名學員獲得金牌學員勛章?;貒蠼M織裝備試射,首發(fā)命中,空中開花,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肯定并揮毫寫下“神劍”二字。面對“神劍”,他們莊嚴地為戰(zhàn)車鑲上了第一顆星星……
——有的星星背后流淌著拼搏的汗水。
1998年的一場實彈射擊,第9枚導彈突然出現(xiàn)故障!上級要求一周內解決,可缺少相關備件,怎么辦?
金牌銀牌不如自己的品牌,要想打得贏必須要有“中國芯”!原裝備處長許光鋒帶領技術骨干進入了兩班倒的狀態(tài),白天頂著40多攝氏度高溫作開機檢測,夜里反復與困意作斗爭,終于把“中國芯”安進了裝備……
測試那天,所有人在戰(zhàn)車里凝神屏息,攥緊拳頭,眼神死死盯著屏幕,生怕錯過一丁點信號,心都提到嗓子眼兒!“東北方向發(fā)現(xiàn)目標!”“雷達捕捉!”“跟蹤穩(wěn)定!”“發(fā)射!”……成功了!大家興奮地跳起來,忘記了戰(zhàn)車的狹小,狠狠撞向車頂,他們驕傲地為戰(zhàn)車鑲上了金星。后來,他們相繼完成50余項技術革新,戰(zhàn)車終于靠“中國制造”燃起了新的征程……
——有的星星背后飽含著深情的淚水。
2015年我旅首次跨區(qū)基地化演習,四營發(fā)射二站站長馬乾坤突聞母親病危的消息。馬站長肩負導彈發(fā)射任務,如果中途換人,發(fā)射失誤風險極高;如果不抓緊趕回去,就見不到母親最后一面,回還是不回?一張請假表展開又折上,一支筆提起又放下……
這時,母親來電了,她緩緩吐出8個字:“兒,安心工作,媽等你!”聽著母親微弱氣息,馬站長攥著電話,噙著淚花,心如刀絞,請假表上寫滿了同一句話:媽,我愛你!
彈響靶落瞬間,馬站長躍出戰(zhàn)車,一路狂奔,撥通母親的電話:“媽,你看到了嗎,我打中了!”可電話那頭卻傳來父親的一聲嘆息:“來不及了,你媽走了!”總結大會上,旅長講述起馬站長母親的故事,全旅官兵都感動地流下了眼淚。
茫茫星空,如果你問我,哪顆是最亮的?我會告訴你,它不在天上,就在咱們戰(zhàn)車上!一代代防空兵用自己的拼搏奉獻,讓它們閃亮耀眼,那是榮譽的顏色,是忠誠的底色,更是軍人的本色!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