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敵敢亮劍,逢難必攻堅”——記新疆軍區(qū)某紅軍團“猛虎三連”
“前進!前進!”初秋時分,天山腳下,新疆軍區(qū)某紅軍團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紅藍對抗演練。此次演練是模擬1949年蘭州戰(zhàn)役中的一次奪點進攻戰(zhàn)斗,扮演“紅軍”的正是當年參加戰(zhàn)斗的“猛虎三連”。
“這個威風凜凜的稱號正是源于蘭州戰(zhàn)役。”連長張皓告訴記者,三連這支由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革命先輩領導創(chuàng)建于1934年的紅軍連隊,自誕生之日起,先后參加陜甘寧邊區(qū)保衛(wèi)戰(zhàn)、扶眉戰(zhàn)役等大小戰(zhàn)役戰(zhàn)斗2000余次。在1949年蘭州戰(zhàn)役的主戰(zhàn)場沈家?guī)X,三連擔負主攻任務,與敵軍激戰(zhàn)14個小時,沖開了“蘭州鎖鑰”,贏得“攻如猛虎英雄連隊”榮譽稱號。70年過去了,一代代三連人扛著這面榮譽的旗幟,從陜北轉戰(zhàn)甘南、西藏,于1979年起扎根新疆,淬煉出“攻如猛虎、戰(zhàn)無不勝”的連魂,28年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4次、集體三等功15次。
“決不能讓連旗倒在我手上”
在三連榮譽室,一份考核答卷映入眼簾,這是列兵儀秋金地圖使用課目的滿分答卷。這份滿分答卷來之不易。新大綱施訓第一年,地圖使用課目首次被列為士兵訓練內(nèi)容,難度不言而喻。一開始,儀秋金始終不得其法,在首次摸底考核中,他只得了37分。
儀秋金還記得,那天,他在榮譽室待了很久,看著一座座獎杯、一面面獎牌,耳畔仿佛響起先輩們在戰(zhàn)場上吹響的沖鋒號角。“進了三連門,就不能丟三連人。”儀秋金暗下決心。白天,他把基礎知識小冊子揣在兜里,一有時間就拿出來背;晚上,他挑燈對薄弱點進行反復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上半年的定級考核中,儀秋金交出了全團唯一一份滿分答卷。經(jīng)連隊黨支部研究決定,這份答卷被擺進了連隊榮譽室。
在三連,官兵個個都將傳承連隊榮譽視作最高的追求。
從難從嚴從實戰(zhàn)出發(fā)抓訓練
“猛虎連隊猛虎兵,鐵血鐵拳戰(zhàn)必贏!”“猛虎三連”官兵個個精神飽滿,一身驍勇之氣。這種“虎氣”從何而來?
“猛虎三連的血性虎氣,源自逢敵敢亮劍,逢難必攻堅。”上士陳德峰告訴記者,多年來,三連始終堅持“基于大綱、高于大綱、嚴于大綱”標準,從難從嚴從實戰(zhàn)出發(fā)抓訓練。
翻看三連的射擊訓練計劃表,越障射擊、越野射擊、多姿勢應用射擊等高難課目占到了80%,遠遠高于大綱訓練要求。張皓介紹,近年來,三連堅持用“課堂+實踐”雙軌驅動模式培育官兵血性特質,每周開展刺殺、對刺等特色課目訓練;充分利用野外駐訓、對抗演習等急難險重任務,讓全連官兵在危局、險局、困局中反復錘煉虎膽之氣。在2018年的新疆軍區(qū)半年軍事訓練考核中,全連基礎體能人人優(yōu)秀,應用射擊合格率100%。
“師徒”接力精武
三連有多對“師徒”,學習比拼的氣氛十分濃烈。提起自己的“師傅”或“徒弟”,官兵總是一臉自豪和驕傲。
戰(zhàn)士孟龍的“師傅”,是有著“模范連長”榮譽稱號的原三連連長李中林。在李中林的指導幫帶下,孟龍奪得全軍萬米長跑冠軍,榮立一等功。
一營教導員竇凱告訴記者,“師徒”接力精武是三連的寶貴傳統(tǒng)。
薪火相傳,孟龍帶出了原蘭州軍區(qū)400米障礙冠軍孫宏江,孫宏江帶出了全軍“軍事三項”比武團體第二的尖兵史天虎,史天虎帶出了新疆軍區(qū)偵察兵比武金牌選手鄭明廣,鄭明廣帶出了國際安全環(huán)境比武競賽最佳射手薛凡宇……十余代師徒接力奮斗的勵志故事在全軍口口相傳。
(光明日報記者 章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