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年)一次參閱,一生榮耀:“海天獵鷹”4年4度受閱
中新社北京10月4日電 題:一次參閱,一生榮耀:“海天獵鷹”4年4度受閱
作者 郭超凱
在10月1日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海上巡邏機梯隊兩個中隊共6架飛機,分別以“品”字型編隊,“米秒不差”地通過天安門上空,贏得了現(xiàn)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和歡呼聲。
海上巡邏機被譽為“海天獵鷹”,這是自2015年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閱兵首次亮相后,海上巡邏機4年時間里第4次接受檢閱。此次受閱的空警-500H預警機和運-8反潛巡邏機均是首次參加國慶閱兵??站?500H預警機是中國自主研發(fā)的新一代空中預警和指揮的特種作戰(zhàn)飛機,是殲擊機看得見打得遠的重要保證。運-8反潛巡邏機則是中國第一代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可以獨立或者協(xié)同其他兵力執(zhí)行??昭策?、搜索查證、跟蹤監(jiān)測、搜潛反潛等任務(wù)。
10月1日凌晨5時30分,海上巡邏機梯隊二中隊長機領(lǐng)航員何學剛早早便起床,開始進行當天的修風、準時計算,并與指揮部溝通航線情況。在此前多次合練預演和日常訓練中,每當梯隊飛機要進行空中編隊合練時,何學剛都會在起飛前4個多小時就開始進行各項領(lǐng)航工作的準備、計算。
空中領(lǐng)航員就好比飛行員的第2雙眼睛,可以看到飛行航線上的諸多要素,從而實現(xiàn)精準飛行。而閱兵編隊訓練,領(lǐng)航員的地位更為重要,他是整個編隊實現(xiàn)航跡精準、米秒不差的關(guān)鍵戰(zhàn)位。
作為海軍一級飛行員,現(xiàn)年46歲的何學剛已經(jīng)在領(lǐng)航戰(zhàn)位上工作了25年,并且先后參加了南海大閱兵、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任務(wù)。與前2次閱兵有所不同,這次國慶閱兵的訓練航線由他主導設(shè)計。
“通過參加前2次閱兵任務(wù),我在編隊航線設(shè)計上積累了一定經(jīng)驗。但本次閱兵由于梯隊中隊多、飛機多、要求高,因此航線上哪怕是一個點的設(shè)計都要反復推敲,不能有絲毫馬虎。”何學剛嚴肅地說。
正如何學剛所言,空中梯隊要飛過建筑和人口密集的北京城區(qū),這對所有的飛行員來說都是一大挑戰(zhàn)。此次國慶閱兵,海上巡邏機梯隊飛行的海拔高度是500米,而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的海拔高度是572米,比飛機飛行高度還要高72米,這給飛行員造成了一定困擾。
在飛行過程中,海上巡邏機梯隊各型機前后距離、左右間隔分別為40米、50米。“我們梯隊的長機與‘中國尊’的橫向距離是940米,我是右僚機,再加上機翼的長度,事實上我距離‘中國尊’也就700多米。只要有一點偏差,就會撞上‘中國尊’或其他高大建筑。”海上巡邏機梯隊二中隊右僚機機長許菲說。
許菲向中新社記者解釋道,在日常情況下,民航飛機偏離航線都是以公里為單位計算的,偏離2、3公里的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而此次閱兵,海上巡邏機梯隊是以每小時450公里的速度飛過天安門,在高速飛行中只有做到“米秒不差”,才能順利完成閱兵任務(wù)。
一次參閱,一生榮耀。當被問及參軍入伍以來最光榮的時刻時,許菲自豪地回答道:“接受習近平主席檢閱,是我一生中最光榮的時刻!”
“航跡偏差0米,準時到達誤差0秒。”當天上午,飛過天安門上空后不久,許菲便收到了塔臺指揮員的通報。回望機翼側(cè)方底下的北京城區(qū),許菲雙手緊握操縱桿,向著下一個航跡點穩(wěn)穩(wěn)飛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