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頭戴藍色貝雷帽、胸佩藍色絲巾的維和部隊方隊,首次在國慶閱兵中接受檢閱。參與組建方隊的部隊大多執(zhí)行過國際維和任務,官兵足跡遍布利比里亞、馬里、剛果(金)、黎巴嫩、蘇丹和南蘇丹。
“中國是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和安理會五常中派遣維和軍事人員最多的國家,維和部隊方隊的亮相表明,中國在立足自身安全的同時,也努力維護國際社會共同安全。”阮宗澤說。

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圖為受閱的維和部隊方隊。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長期以來,個別外媒對中國軍隊存在一些誤讀。如果中國軍隊展示武器裝備,會被解讀為“秀肌肉”;但如果不展示,又會被認為“不透明”。
此次閱兵中,所有受閱裝備均為國產(chǎn)現(xiàn)役主戰(zhàn)裝備,且信息化程度普遍較高,指揮控制能力更強、打擊精度更高、戰(zhàn)場適應性更好、作戰(zhàn)效能更大。
阮宗澤表示,中國展示最新軍力發(fā)展,是作為負責任大國增加自身透明度、開放度的表現(xiàn),不是要威脅誰,更不是“秀肌肉”。
“不光要看到大國重器在閱兵中的展示,更要看到中國對大國重器的使用方式。中國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并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無論將來發(fā)展到哪一步,都不會威脅誰。”阮宗澤說。
張軍社認為,面對外界的一些誤解,一方面要多增進溝通交流,講清楚中國軍隊的性質(zhì)、使命與任務;另一方面,中國軍隊要堅持自身節(jié)奏,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情。近年來,無論是參與亞丁灣護航還是在也門撤僑,都表明中國軍隊力量的增強是在為促進世界和平穩(wěn)定貢獻正能量,而非謀求勢力范圍。
“時間已經(jīng)并將繼續(xù)證明,中國軍隊力量越強大,能為國際社會提供的公共安全產(chǎn)品就越多。”張軍社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