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走好天安門前的 96米,128步,66秒 重慶妹兒楊菁7個月 踢壞4雙皮靴磨壞7副鐵掌
楊菁在閱兵村訓練場上(機場跑道)
楊菁
時間
2009年10月1日
見證者
楊菁,35歲,重慶渝中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國慶閱兵三軍女兵方隊隊員。
200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閱兵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女兵方隊首次由陸??杖娊M成,378位女兵隊員英姿颯爽地走過天安門。整齊的隊列、鏗鏘的步伐、磅礴的氣勢至今讓人印象深刻。重慶姑娘楊菁就是其中之一。
9月25日,楊菁接受了記者采訪。盡管十年過去,但對于當年那次大閱兵的點點滴滴,楊菁仍記憶猶新。“一次受閱,終身受益!作為一名軍人,能接受祖國的檢閱,是我一生的榮耀。”楊菁說。
入選
成為陸??杖娕疥犚粏T
今年35歲的楊菁是土生土長的重慶姑娘。1995年9月,她考入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現(xiàn)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走上軍旅之路。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當時,楊菁是第三軍醫(yī)大學(現(xiàn)陸軍軍醫(yī)大學)的一名正連職干部。經(jīng)過全軍范圍的嚴格選拔,楊菁和另一位戰(zhàn)友唐甜得到了參加閱兵的機會,以預選領(lǐng)隊的身份進入到三軍女兵方隊。
“能參加那次閱兵真的很榮幸。”楊菁說,得知自己成功入選后,心情非常激動,家人和朋友都為她感到自豪。短暫的興奮后,緊隨而來的就是緊張和忐忑。
“那一年是女兵方隊首次以橫跨海陸空三個兵種的形式參加國慶閱兵,堪稱中外閱兵史上人數(shù)最多、陣容最大的女兵方隊。自己絕對不能掉鏈子。”
2009年3月,楊菁正式踏上了閱兵受訓之路,開始了為期7個月的封閉式訓練。“閱兵部隊的嚴格管理和高度保密,我們的手機等通訊設備統(tǒng)一上交,不允許外出或訪客來訪,那7個月封閉式訓練的日子里我?guī)缀跖c外界失聯(lián)。”
楊菁(中)在閱兵村自編自演的節(jié)目《光榮的三軍女兵》
嚴訓
每天綁著沙袋進行3公里長跑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比較堅強的人,但沒想到剛剛進入三軍女兵方隊,就流了好幾次眼淚。”
進入方隊后,第一次軍姿訓練就給滿懷信心的楊菁迎面潑了一盆涼水。“軍姿訓練是極限訓練,上級對我們的要求是注視一分鐘不眨眼,站立三小時不動、四小時不倒,行進中每步必須是75厘米,腳離地25厘米,軍姿絕對標準,步幅絕對準確,步速絕對均勻,走向絕對筆直,行動如同一人。”
楊菁說,剛開始訓練時,一天下來渾身就像散了架一樣。
“教練指出的問題一大堆,頭不正、腰不挺、眼神不好、手型不對……當時真是恨不得找個縫鉆進去。”
為此,楊菁哭過,但重慶姑娘有股韌勁。那段時間,楊菁想盡各種方式來訓練:
為了練好動作,她用過綁T型帶的辦法來糾正軍姿;
為了強化體力耐力,她堅持每天綁著沙袋進行3公里長跑;
為了練好眼神,她堅持迎著太陽看天空,努力做到1分鐘不眨眼……
通過這些訓練,楊菁不斷地向自己的意志力、耐力和體力發(fā)起挑戰(zhàn),也不斷地突破和超越自身的極限。
闖關(guān)
進入閱兵村在飛機跑道上訓練
兩個月的基礎(chǔ)訓練結(jié)束后,按照規(guī)定只能有450名隊員進入閱兵村。
女兵方隊在編隊上也重新進行了調(diào)整,與同身高的隊員相比,楊菁的手臂和腿都偏長,而閱兵部隊的要求又極為苛刻,哪怕有絲毫的偏差都會影響到排面的整齊度。很遺憾,楊菁從預選領(lǐng)隊的位置被調(diào)整到方隊排面中。
“得到消息后,我還是有些失落。但轉(zhuǎn)頭一想,無論站在哪個位置,肩負的使命和感受的神圣都是同樣的,就算是方隊中的普通一兵,我也要當全方隊最好的兵!”
抱著這樣的決心和信念,楊菁和戰(zhàn)友們進入了閱兵村。
閱兵村是全軍13支徒步方隊的訓練基地,建在一個軍用機場上,長長的飛機跑道便是訓練場,跑道一側(cè)的草地上搭起的綠色活動板房便是宿舍。
“就像闖關(guān)一樣,搞定第一關(guān),后來還有更難的關(guān)卡。”楊菁說,閱兵村的訓練強度更大。“我們這群80后、90后的女兵們,在這里又開始經(jīng)受新一輪脫胎換骨的磨練。”
苦練
擦上五層防曬霜仍被曬得黝黑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在2009年的大閱兵中,對三軍女兵方隊隊員形象也作了重新定位,由以前的“颯爽英姿”改為“英武、靚麗、秀美”。
但踏上訓練場,女兵們就把“愛美”這事兒完全拋到了腦后。特別是到了夏天,盡管女兵們臉上涂了四五層防曬霜,但毒辣辣的太陽還是把大家曬得黝黑,臉頰兩側(cè)帽帶留下的V字印跡清晰可見。
“一天訓練下來,大家身上都留下了一片片汗斑。但沒有一個人叫苦抱怨,每天仍然與烈日和汗水較量。”楊菁說。
高強度的訓練下,難免出現(xiàn)一些小插曲。“6月的一天,異常炎熱,訓練場地表溫度高達56℃,干燥的空氣刺痛了鼻孔,當我們方隊行進通過主席臺,接受上級首長審查時,一種咸咸的、熱熱的東西順著鼻孔流下來,我來不及思考,下意識地往嘴里吸,絲毫不敢喘氣,更不能隨意亂動。”
楊菁說,訓練場上沒有口令就沒有動作,無論發(fā)生何種情況都必須保持嚴整的軍姿。這是每名受閱隊員必須具備的品質(zhì),也是受閱部隊戰(zhàn)斗力的保證。
就這樣,楊菁一直撐到了審查結(jié)束,等回過神來摸了摸鼻子,才發(fā)現(xiàn)剛才流出來的鼻血已凝固在了鼻孔里,浸濕在了衣領(lǐng)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