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教育的好“課堂”
在“晴空”防空導彈兵多能賽的裝備展示區(qū),一輛輛坦克、一門門火炮、一臺臺步戰(zhàn)車整齊排列,吸引不少群眾參觀留影。
“開戰(zhàn)車的感覺太棒了。”從坦克駕駛室走下來,8歲的深圳小學生夏鵬程興奮地說:“長大了我也要當兵,當一名坦克兵。”
“群眾關注的目光在哪里,就把國防教育的課堂延伸到哪里。”辦賽領導小組副組長黨增龍說,國際軍事比賽不僅是群眾了解軍營的窗口,也是展現軍人風采的舞臺、開展國防教育的陣地。
記者從辦賽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2017年首次承辦國際軍事比賽時,各級還曾經為觀眾人數少而擔憂,而今年卻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新景象,不得不加放大批馬扎凳供觀眾使用。
走近才會了解,了解才能認同。今年,庫爾勒賽區(qū)4項賽事的比賽場地不僅增加了觀眾坐席,還分別設有裝備展示區(qū),觀賽群眾可以通過體驗了解裝備知識,增強國防意識。
據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國際軍事比賽全程,現場觀賽人數達到12萬人次,網上觀看直播人數1.4億人次,評論點贊6000多萬條(次)。許多觀眾近距離感受到了新時代陸軍官兵的真實風采、過硬的軍事素質,為隊員們展現的軍人氣質所折服,紛紛為他們點贊。
“從以前的‘小米加步槍’到如今的‘大國重器’,這么多先進的國產裝備讓人熱血沸騰,我為祖國和軍隊感到驕傲與自豪。”采訪中,一名當地觀眾表達出這樣的感受。
激發(fā)國防情,付出真行動。“今年報名參軍的人數是上級分配名額的14倍,超過去年的10%,達到歷史新高。”在國際軍事比賽的影響下,庫爾勒市這幾年呈現出明顯的“征兵熱”。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在賽場專設的文化館前,伴隨著悠揚的音樂,觀眾與文化館工作人員齊唱《我和我的祖國》,深深感染著現場的每一個人。來自尉犁縣的維吾爾族大叔麥合木提悄悄抹去眼角的淚水,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中國人,我非常自豪!”
(張圣濤 李夢奇參與采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