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誠”、“雪域”、“手”、“95后”,這是高原軍人的青春關(guān)鍵詞。他們身著迷彩,駐守在西南邊陲。若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這是95后的手。曾經(jīng)的雙手,在書本上書寫數(shù)理文史,而如今,他們的雙手布滿老繭、指甲凹陷、皮膚皺起,退去了原本的稚嫩,留下了高原特有的痕跡。有人說這是高原軍人的標志,是勛章,也有人說這是無悔青春的見證,是情懷。

這雙手的主人叫張毅,1998年出生的他,為了兒時的軍營夢想,毅然決然地放棄大學生活,選擇穿上軍裝,踏上高原。在部隊的第一個冬天,刺骨的寒風在他手上劃出十幾道血痕,右手小拇指更是開裂的看得見骨頭,所有人都勸他休息,但他依然向班長請求參加訓練。在一次撤收小比武中,他強忍著疼痛第一個沖到終點,鮮血順著手指滴落在腳架背帶上,原本結(jié)痂的傷口再次張開。當班長捧起他鮮血直流的雙手,問他為什么這么拼的時候,他說他心中裝的是訓練,想的是為班級爭光。
在部隊的第二個冬天,他與母親視頻聊天,兩人有說有笑。轉(zhuǎn)眼間,視頻那邊的母親淚眼汪汪,見母親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自己的雙手,他才意識到他那腫大布滿傷口的手裸露在視頻里,趕緊將手縮了回來,然而換來的卻是母親更多的淚水。電話里常跟母親說的那句“一切安好”,在那一刻顯得格外地蒼白無力。
“槍聽我的,我聽黨的!”這句話如同那雙緊握鋼槍的手一樣充滿力量。出生于1998年的戰(zhàn)士陳虎義小時候父親總教導他說,“男子漢一定要頂天立地,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每當他想“偷會兒懶”,放慢腳步的時候,父親的教誨就會在耳邊回響,鞭策他繼續(xù)前行。流淌著軍人血脈的他像父親一樣翱翔在雪域高原,在邊關(guān)奉獻著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