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今年2月,杜富國在父親和妻子的陪伴下來到北京,參加“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典禮”。這個出生在大山、當(dāng)兵在大山的年輕人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到心中向往已久的北京。
路過天安門,父親小聲對杜富國說:“富國,天安門到了。”杜富國順著父親的聲音,把頭輕輕側(cè)向車窗。天安門,他曾想有一天自己要穿著軍裝,在這里留影。如今,他與天安門只有咫尺之遙,卻無法親眼看看它的宏偉。
為了這趟北京之行,杜富國的父親買了一個新的行李箱,專門用來收納兒子的軍裝。一到賓館,杜富國便催促父親和妻子,趕緊把軍裝掛起來,保持平整。
坐在舞臺后的等候區(qū)里,杜富國腰桿挺得筆直。父親怕他累,時不時用手給他揉揉腰。父親雖然沒當(dāng)過兵,但他知道兒子有多寶貝身上的這身軍裝。坐在一旁的妻子王靜,手里一直端著一只紙杯。紙杯里的的水冒著熱氣,王靜輕輕吹一吹,小心翼翼地遞到丈夫嘴邊:“富國,喝點水,時間還早……”
在即將上場的那一刻,杜富國輕輕地對父親和妻子說:“我的軍裝整齊嗎?再幫我整理一下。”
舞臺燈光漸亮,掌聲,淚水,和著悠揚的小號聲,杜富國在父親和妻子的攙扶下,一步步登上臺階,站在了現(xiàn)場觀眾的面前。
站在這個國家向他致敬的舞臺上,杜富國如松挺立。他心中涌動的千言萬語,再次化為一個簡單的動作——用力舉起殘缺的右臂,他向所有人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這個特殊的軍禮,成為“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的經(jīng)典一幕;這個特殊的軍禮,讓人們都記住了杜富國的名字,知道了在那遙遠的云南大山中,還有一群和杜富國一樣的年輕士兵正在為了邊疆百姓的安寧,以命相搏。

據(jù)報道,杜富國的戰(zhàn)友們已全部遞交請戰(zhàn)書,即將前往新的地區(qū)執(zhí)行全新的掃雷任務(wù)。
(三)
2019年,杜富國從軍的第9個年頭。9年來,軍禮早已成為杜富國生命的一部分,成為他右手的一種本能。
2019年5月17日,在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上,杜富國向習(xí)近平總書記敬上了他特殊的軍禮。
杜富國以血肉之軀,掩護了戰(zhàn)友,換來一方百姓的安全。他用生命擔(dān)當(dāng)使命,用青春書寫榮光,詮釋了新時代的英雄精神。讓我們向杜富國敬禮,向每一位甘于犧牲奉獻的英雄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