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鄭州商貿(mào)中心地帶,赫然矗立著一座高約2米的石碑,上面鐫刻著“鄭州日軍大轟炸死難同胞紀念碑”幾個大字。

▲鄭州日軍大轟炸死難同胞紀念碑。資料圖
1938年2月14日,恰逢中國傳統(tǒng)元宵佳節(jié)。這一天,人們走上街頭舞獅耍龍、觀燈猜謎,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突然,刺耳的空襲警報響起,15架日本軍機呼嘯著俯沖過來,接連投下60余枚炸彈后揚長而去。頃刻間,500多名同胞倒在血泊中,商貿(mào)店鋪燃起大火,鄭州城區(qū)陷入一片恐慌……
那是一個動輒就要遭受敵機轟炸、一不小心就要丟掉性命的年代。人們深切體會到,什么叫“國無防,一日不得安寧”。不管是傳統(tǒng)節(jié)日也好,盛大典禮也罷,在侵略者狂妄的子彈面前,任何歡喜都將蕩然無存,只有最凄慘的人間遭遇和最悲痛的歷史記憶。
81年后的今天,又是一年元宵月圓時。紛飛的戰(zhàn)火似乎離我們已十分遙遠,人們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幸福和歡愉。當神州大地到處都是“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盛美景象時,從雪域高原到大漠戈壁,從北疆哨所到南國海島,還有一群年輕的人民子弟兵在站崗放哨、巡邏執(zhí)勤,他們用無怨無悔的奉獻,守衛(wèi)著寧靜祥和,守望著萬家燈火。

▲資料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