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那句軍營諾言, 他堅守了一輩子


沈汝波的家,簡單樸素。墻上的照片,記錄著他一路走過的印記。
“一生要做10萬件好事。”18歲時在軍營里許下的一句諾言,沈汝波堅守了一輩子,他的故事也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口口相傳。
“一個年輕人,咋會許下這樣的諾言?”“這么多年,他是怎么堅持下來的?”聽過他的故事,很多人會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疑問。
而在相濡以沫幾十年的妻子李玉云眼里,這些疑問都不是疑問。她輕言慢語地講述,讓記者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那個瘦弱的身影,拎著垃圾袋,拿著剪刀,笑得格外燦爛……
老沈一輩子并沒做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就是把一件件小事堅持了幾十年。他是個好人,我為他驕傲。
那個年代年輕人說點豪言壯語不是啥新鮮事,但像老沈這樣“一根筋”堅持一輩子的,就沒幾個了
我和老沈是1985年經(jīng)人介紹認識的。當時他是個窮小子,手還在單位干活時落下了殘疾??晌矣X得他這個人心眼好,可以托付。
他帶我回了趟山東老家,請大家伙兒一起吃了頓飯,就算是辦了婚禮?;楹?,我們一直住在秦皇島市海港區(qū)安子寺只有45平方米的三間小偏房里。為了每年增加幾百塊錢收入補貼家用,我們把其中一間半租了出去。
那時老沈在蔬菜局工作,我一直在打零工,當過保潔員,在工地做過小工。2003年,單位改制,老沈下崗了。當時本來可以向單位爭取一下,但他沒有去。他說:“雖然退伍了,我也是個軍人,該奉獻的時候得奉獻,不能給組織添麻煩。”
老沈下了崗,每個月只有230塊錢的生活費。想買個“三馬車”拉活兒,但我們說啥也湊不齊那幾千塊錢。我愁得直哭。
“媳婦你別犯愁。小車不倒,咱只管推。”他是個樂觀的人。老沈在先茂里附近的馬路邊支了個棚子,開始給人理發(fā)。本來理發(fā)的人就沒幾個,他還給軍人、殘疾人免費,收入更少。
家里米袋子眼看快空了,我問他:“這個月的生活費沒領嗎?”他說:“領了啊,我借給別人了。”
過幾天,我又追問他,借出去的錢還了嗎?他這才跟我說實話,他用領來的生活費給北大營的戰(zhàn)士們買了一車西瓜,一分錢也沒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