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人給我們最多感動。王繼才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沒有跌宕曲折的傳奇。他一輩子只干了一件事,守島;一輩子只干了一件大事,為國守島。30多年前,當登上這座“饅頭大的島”時,他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名人”。支撐他走過孤寂旅程的,不過是質樸的承諾和堅定的信念。
在祖國漫長的邊防線上,不僅有日夜與界碑相伴的邊防軍人,還有像王繼才那樣默默堅守的民兵護邊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聽聽他們的故事。
守到自己動不了的那一天
沿著蜿蜒崎嶇的羊腸牧道駛進薩爾布拉克草原深處,一間用土塊和牛糞砌成的屋子孤零零地立在空曠的草原。土屋往西1公里處,一群羊撒在草地里悠閑地啃草,旁邊有一個身著迷彩、戴著白帽的黑老頭,騎在一垛野草上呆呆地盯著,手里不時撥弄著掛在胸前的那部黑色收音機。

這位老人叫魏德友,一個窮盡一生扎根中哈邊境草原“無人區(qū)”的人,一個被稱為邊境線上“活界碑”的人。從英俊小伙到耄耋老人,當其他人一個個離開,魏德友吆喝著羊群孤身堅守,至今已有50多年。在那遙遠的地方,他義務巡邊近20萬公里,相當繞地球赤道5圈,勸返和制止臨界人員千余人次,堵截臨界牲畜萬余只,從未發(fā)生一起涉外矛盾。
而今,70多歲的他仍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饃、守寂寞,與星月羊犬為伴,與風雪餓狼較量。他說:“我要一直守下去,守到自己動不了的那一天。”

也許是遠離人群太久了,魏德友始終話不多。與他朝夕相伴的,除了妻子劉京好,就是一部小收音機。草原風大,夾帶著沙土,收音機特別容易壞。從1964年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61團兵二連屯墾守邊至今,魏德友整整用壞了50臺收音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