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這名專家介紹,嫦娥工程有三大科學目標,其中一個就是調查著落區(qū)和巡視區(qū)的地形、地貌,而這些照片對于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幫助,比如公布的照片中有張拍攝到一個巨大的石塊,通過研究它的形狀、成分,可以對于月球演變加深了解。“嫦娥三號”降落的地點是月球虹灣區(qū),這是人類第一次著陸的區(qū)域,了解這個區(qū)域的地形、地貌對于探索月球的起源、演變、地質構造都非常有意義。而研究月球對于人類了解地球的形成與起源有很大幫助。
嫦娥工程的另一個科學目標是了解著落區(qū)的月表物質成分以及可利用的資源。這名專家認為,這一目標僅通過相機拍照還不能實現,但可以將拍攝高清照片和使用光譜儀探測等手段結合起來。
對于中國此次發(fā)布月面照片,CNN的報道認為,中國國家航天局在其網站上公布了這些圖片、視頻和科學數據,對于該國通常保密的空間項目而言,這次公開“甚為罕見”。而《獨立報》報道稱,美國宇航局以及歐洲航天局幾乎每天更新圖片和數據,不同的是,中國國家航天局往往守口如瓶,公布如此“大尺度”的圖片是不尋常的。此次公布的巨幅高分辨率全彩照片可以下載使用并且被上傳到在“行星協會網站”。德國《明鏡》雜志網站稱,這多虧了遍布世界的天文愛好者,他們向“行星協會”網站上傳了總共35G的月面照片。
不過,《環(huán)球時報》記者并未在中國國家航天局網站上找到這些照片。發(fā)布部分月面高分辨率照片的實際上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月球與深空探測研究部官方網站。在該網站上,專門有一套探月工程數據發(fā)布系統(tǒng)。這里提供的探月工程數據相當豐富,以“嫦娥三期”為例,就包括地形地貌相機、月基光學望遠鏡、極紫外相機、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粒子激發(fā)X射線譜儀等傳感器獲取的數據。下載數據首先需要注冊,注冊只需要填寫電子信箱地址和登錄名,整個注冊過程不到一分鐘。當然能夠獲得的數據也是分級的,不同的用戶權限不同。
將會如何助力中國未來探月?
高分辨率月面照片還引發(fā)了外媒對中國探月計劃的進一步關注。CNN稱,中國擁有一個登陸月球的雄心勃勃的計劃,未來兩年,將由兩臺“機器人”實施登月。2017年,中國將發(fā)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根據計劃將登陸月球并對土壤進行采樣返回。而2018年,中國計劃利用“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如果成功的話,中國將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背面的國家。”報道還說,中國并未提到載人登月,但很多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最終會派航天員登陸月球。
對于這些照片對中國后續(xù)任務的幫助,中國專家認為,這些照片首先可以為探月工程相關系統(tǒng)的研發(fā)人員提供一個月面狀況的直觀感受,特別是虹灣區(qū)的地形地貌,這對于選擇下一次的落區(qū)將會很有幫助。而這些使人身臨其境的照片對于改進探測器和月球車也會有一定幫助。而通過研究這些照片,了解月球的成分、構成,對于未來人類開發(fā)月球資源、建設月球科研基地、能源基地也會有一定助力。
【環(huán)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環(huán)球時報記者 劉 揚】
(來源:環(huán)球網)
(原標題:中國罕見公布探月圖片引驚嘆 外媒:迄今最好)
(原文地址:http://mil.huanqiu.com/aerospace/2016-02/84961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