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是炎黃子孫,任何人只要雙腳踏上南沙這片熱土,就會被這種赤子之情所震撼,就會強烈地感受到南沙軍人對祖國的忠誠。
只 要祖國需要,凡是守礁需要,他們就會一點一滴去做、全心全意去做、無怨無悔去做、無私無畏去做,這是一種永遠不變、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正如巡防區(qū)政委胡天 明講的那樣:“南沙守礁人可以離開親人,唯獨不能離開南沙;他們可以犧牲親情、愛情,唯獨不能割舍的是愛礁、愛島之情;他們可能愧對自己的父母妻兒,但可 以無愧地說:祖國,我是你忠誠的兒子!”
一茬又一茬的南沙衛(wèi)士, 一批又一批守礁官兵,以他們“哪怕有一天倒下,也要倒在南沙這片熱土上”的生命軌跡,在“第二故鄉(xiāng)”刻下了一個又一個大寫的人字,融作了海天之間、礁堡之 上那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上那一抹跳動的鮮紅。每每看到胡政委贈予我的那面“退役”國旗,每每看到旗上那一個個鮮活的名字,我都思緒萬千,久久不能釋懷。
人在礁在國旗在,誓與礁盤共存亡
那是一片“多事之海、高危之海”,他們像三代高腳屋一樣屹立在天涯海角,用“海上拼刺刀”的英勇無畏在守衛(wèi)。
因 為南海是美麗富饒的聚寶盆、貿(mào)易運輸?shù)纳€,過去一個時期特別是進入“海洋世紀”以來,圍繞主權(quán)的爭端、緊盯資源的爭奪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加之一些大國 頻頻插手,越來越暗流涌動、敏感棘手。習主席3次視察海軍有2次來到南海,就充分表明了南海重要戰(zhàn)略地位;去年我國“中建南項目”實施過程中,越方猖獗的 海上干擾破壞也印證了南海的復雜局面。
南沙守備部隊處于軍事斗爭最前沿,身為維權(quán)維穩(wěn)急先鋒。在那里,敵我礁盤犬牙交錯;在那里,四國五 方尖銳斗爭;在那里,敵情顧慮無時不有。從我軍搭建草坪、油氈第一代高腳屋,到建設(shè)鐵棚子的第二代高腳屋,再到現(xiàn)在鋼筋混凝土的第三代高腳屋,條件變了, 但敵情沒有變、斗爭形勢沒有變。
前些年,空中有美菲越等國偵察機不定時在我駐礁盤上空盤旋偵察,有時貼著高腳屋的房頂 飛,高度只有50米;水面有敵軍艦、武裝漁船和漁業(yè)船只時常對我礁盤附近抵近偵察,有時距離只有1海里,一炮打來就可以把高腳屋端掉,還有水下有敵蛙人不 間斷地滲透襲擾;赤瓜礁與越占鬼喊礁僅2.7海里,東門礁與越占染青沙洲只有3.6海里,可謂咫尺相望,有時外軍開槍射擊能聽到槍聲、看到火光。有一些守 礁官兵把生命永遠留在了那里,至今上礁看望或補給的人,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向犧牲烈士的英靈祭奠。
面對全時空立體式的現(xiàn) 實威脅,一代代南沙衛(wèi)士發(fā)出了“人在礁在國旗在、誓與礁盤共存亡”的錚錚誓言和吶喊,巡防區(qū)部隊全時三級戰(zhàn)備,定點守礁與艦船巡礁無縫對接,保證一有情況 能隨時開火還擊。有的水兵半風趣地講,有護衛(wèi)艦在礁堡附近錨泊,我們睡覺也能兩只眼都閉上了,說不定還可以打呼嚕。
歷史永遠記得,人民永 遠記得,是1988年“3·14”海戰(zhàn)打出了現(xiàn)在的南海格局,當時面對敵人惡意挑釁,以陳偉文為前線指揮員、以楊志亮為代表的戰(zhàn)斗員在齊腰深的海水中與敵 對峙9個多小時,用滿腔熱血捍衛(wèi)了主權(quán)碑和五星紅旗。如今南沙雖然炮火硝煙、槍林彈雨少了,但上礁就是上戰(zhàn)場、守礁就是守陣地的守土衛(wèi)疆信念沒有變,養(yǎng)兵 千日、用兵千日的特殊使命沒有變。特別是海空情時有發(fā)生,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國家“神經(jīng)”,巡防區(qū)官兵不僅勇字當頭更能謀會算,既當“國防部長”也做“外交 部長”,按照《處置細則》冷靜對待、果斷處理,始終做到有理有利有節(jié),以一個個攻不破、打不掉的戰(zhàn)斗堡壘,鑄就了維護祖國“南大門”安全的鋼鐵長城。用巡 防區(qū)司令員熊云的話講,南沙訓練是滾動式的,后方磨刀、前方用兵,養(yǎng)兵千日、用兵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