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中式正步威武瀟灑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來重視正步走,認為這是體現(xiàn)軍隊的紀律性和集體性的形式,更是體現(xiàn)軍容威武的重要方式,所以對正步的行進步法有著嚴格的要求,也是解放軍隊列訓練中的一項重要科目。
新中國成立以后,解放軍最早采用的是英式正步,開國大典閱兵就是采用英式正步。后來逐漸放棄,采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式正步,這是由劉伯承元帥親手制定的步兵操典所規(guī)定的,是以德式正步為樣板,并借鑒前蘇聯(lián)的經(jīng)驗,加以改動,主要是加大了手臂的擺動,并將步幅調(diào)整為更適合中國人體型的步幅。
根據(jù)《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他禮節(jié)性場合。標準“中式正步”的描述如下:左腳向正前方踢出約75厘米(腿要繃直,腳尖下壓,腳掌與地面平行,離地面約25厘米),適當用力使全腳掌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伸直貼于食指第二節(jié);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內(nèi)稍向下,手腕下沿擺到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約15厘米處(著夏常服、水兵服時,高于內(nèi)腰帶扣中央約15厘米處;著作訓服時,高于外腰帶扣中央約10厘米處),離身體約10厘米;向后擺臂時(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側(cè)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鐘110-116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