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關于“美國在澳大利亞部署B(yǎng)-1轟炸機”的所謂“烏龍表態(tài)”,激起媒體挖掘的興趣。世界社會主義者網站16日披露來龍去脈說,上周,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防長施大偉在聽證會上回答問題時說出這個消息,當時他很自信,沒有看材料,也沒有咨詢下屬。此消息被澳媒報道后,澳國防部官員最初沒有否認施大偉的言論。隨著公眾對此事討論的漩渦形成,澳防長發(fā)表聲明,斷言施大偉出現(xiàn)“口誤”。幾小時內,美國在堪培拉的大使館通過推特發(fā)表聲明否認。澳《金融評論報》說,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政府官員曾給堪培拉打電話要求解釋。
不論是否真是口誤,這已經讓澳輿論警惕。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學者比諾伊18日在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網站撰文說,施大偉的話在澳大利亞能感覺到“震顫”,阿博特及之前的澳政府被當成某種形式的仆從,但美戰(zhàn)略轟炸機在澳存在“或許是走得太大的一步”?!断つ嵯闰尦繄蟆吩u論說,美國早就試圖在澳大利亞與亞洲打交道時打下一根楔子,阿博特應該告訴美國,我們不會因為你與他們有問題就放棄我們自己的朋友,我們不會讓自己成為你的戰(zhàn)場。
“美國計劃在中國南海導演下一個北部灣事件?”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18日提出這樣的質疑。文章說,美國國務卿克里上周末訪問中國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中方停止南海建設活動,但中國外長王毅直率地拒絕,堅持中國保衛(wèi)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堅如磐石”。華盛頓不想要這樣的答案。當年美國總統(tǒng)約翰遜就需要一個理由,大幅擴大對越南內戰(zhàn)的軍事干預和轟炸北越目標。美國為此提前進行了細致準備,當年夏天發(fā)動一系列挑釁。
中國海洋問題學者劉鋒19日對《環(huán)球時報》說,美國在南海的軍事觸角在加強,從一文一武兩個方面限制中國,未來會從所謂中立立場變得更加偏袒東南亞聲索國。但中美都很清楚一旦在這里發(fā)生軍事沖突,對世界經濟的復蘇甚至整個世界秩序都會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中美之間應該可以達成一定的協(xié)商,不會讓南海爭端發(fā)展到不可控的局面。
德國洪堡大學國際政治學者霍爾特曼19日對《環(huán)球時報》說,中國不退讓的堅決會讓被美國鼓動的國家更加擔心,如果他們上了船,很可能成炮灰,美國和中國不可能為了南海沖突打全面戰(zhàn)爭,屆時小國只能成為籌碼?!敖洕€是安全”,德國財經網18日評論說,盡管各國需要超級大國美國的安全保證,但亞洲鄰居們并不愿意對抗中國。美國用硬實力征服亞洲,中國則用軟實力征服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