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血脈 精神的傳家寶
1985年9月,胡傳久因病去世,年僅59歲。
30多年過去了,今年87歲的老伴張慶蘭無論在哪個孩子家里生活,隨身都要帶著兩樣東西。
一個是一張黑白照片,張慶蘭會擺在房間最好拿取的位置,每天輕輕擦拭照片上的灰塵,就好像她風雨同行幾十年的老胡一直都在身邊。

1984年,胡傳久在大連。新華社發(fā)
另一個是一件老式的舊皮箱,里面壓箱底的寶貝是一張《革命軍人證明書》,上面寫著:“茲有胡傳久同志系1948年一月參加人民解放軍,現(xiàn)在三十八軍一百十二師三三五團工作,其家屬得按人民政府軍屬優(yōu)待條例享受軍屬榮譽與優(yōu)待。”
“姥姥和姥爺?shù)母星榉浅:谩?rdquo;安若男說,姥姥心疼姥爺,她最清楚姥爺在戰(zhàn)場上留下的腿部殘疾,讓他的后半生承受了多少痛苦。“姥爺生前條件有限,他直到去世都沒有用過坐便,每次蹲著上廁所,都忍受著巨大的疼痛。”
安若男說:“姥姥又是很感謝姥爺?shù)?,因為姥爺給晚輩留下了太多精神上的傳家寶。”

胡傳久夫人張慶蘭在大連大女兒家中澆花(5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蔡擁軍 攝
安若男的孩子今年8歲,《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安若男給他讀了幾十遍。
孫薇現(xiàn)在有兩個小孩,分別是4歲和5歲半,她也像姥爺當年一樣,教她的孩子們唱國歌,帶他們?nèi)⒂^上海志愿軍文獻館。
英雄雖已遠去,但忠魂永在,精神不朽!(梅世雄、蔡擁軍、王琢舒)
(來源:新華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