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紅軍當時的轉移計劃是
向湘西進發(fā)
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師
創(chuàng)建新的革命根據(jù)地
然而要實現(xiàn)這一戰(zhàn)略意圖
必須要渡過湘江
湘江,位于長江流域洞庭湖水系
流經(jīng)廣西和湖南
全長948公里

此時的蔣介石已經(jīng)探明
中央主力紅軍的西進意圖
調集了40萬大軍
分成五路
從左右后三個方向一同進發(fā)
企圖用四面“圍剿”的辦法
把中央紅軍“全殲”在瀟水以西
湘水以東這片狹窄的地區(qū)
1934年的11月26日
陳樹湘和紅三十四師的師團干部
緊急從道縣以南趕到了這座小村
等待他們的是
當時紅五軍團的軍團長董振堂
和參謀長劉伯承
董振堂和劉伯承向陳樹湘等人
傳達了中革軍委的命令
命令紅三十四師阻擊尾追之敵
掩護主力紅軍搶渡湘江
位于湘江東側、北側
和南側的三個阻擊陣地上
戰(zhàn)斗極為激烈
而在湘江東側水車到文市這一帶
阻擊國民黨追兵周渾元部的
正是陳樹湘率領的紅三十四師
面對人數(shù)眾多、裝備精良的
國民黨中央軍
陳樹湘明白
阻擊戰(zhàn)多堅持一分鐘
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就少一分危險
在炮火紛飛的前沿陣地
陳樹湘指揮著紅三十四師沉著應戰(zhàn)
奮力抵抗
像釘子一般扼守在陣地上
斷腸明志
他兌現(xiàn)了為蘇維埃
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